“妈,对不起,您回去吧。”女儿的一句话在餐桌上掷地有声,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王秀兰的眼泪无声地滑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这是从自己女儿口中说出的话。

“梦瑶,你这是什么意思?”李维的父亲皱起眉头,筷子悬在半空中。

李维的母亲冷笑一声:“年轻人真不懂事,过年赶长辈回去,成何体统。”

王梦瑶没有回应任何人,只是直直地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着王秀兰看不懂的光芒。

她来这里,只是不想一个人过年,只是想念自己的女儿,只是想感受一下家的温暖。

谁能想到,一句“您回去吧”,会让她体会到比独自一人更深的孤独和寒。

“我,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了?”王秀兰颤抖着声音问道,手中的饭碗几乎要拿不稳。



01

半年前,王秀兰的丈夫张建国因心脏病突发离世,留下她一人在老旧的小区独自生活。

“老张,你怎么了?老张!”那天早晨,王秀兰发现丈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慌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宁静的清晨,邻居们纷纷出门查看情况。

“秀兰,怎么了这是?”隔壁的李大妈焦急地问道。

王秀兰慌乱地摆手:“建国他,他好像心脏病犯了,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医院的抢救室外,王秀兰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手指紧扣,不停地祷告。

电话里,女儿王梦瑶答应马上赶来,但三个小时过去了,人影都没见到。

“家属在吗?张建国的家属?”医生走出抢救室,声音沉重。

“我是,我是他妻子,医生,我丈夫他...”王秀兰站起来,双腿发软。

医生摇摇头:“很抱歉,病人心肌梗死面积过大,我们尽力了,但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天旋地转,王秀兰感觉世界在一瞬间崩塌。

“不可能,不可能的,他早上还和我说今天要去钓鱼的...”王秀兰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

当女儿王梦瑶匆匆赶到时,一切已成定局,张建国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仿佛只是睡着了。

“妈,对不起,我来晚了...”王梦瑶抱住母亲,声音哽咽。

王秀兰木然地摇头:“没关系,你爸他已经走了...”

每天清晨醒来,习惯性地伸手去摸床的另一侧,却只摸到一片冰凉的空荡。

“老张,你怎么这么狠心,说走就走了呢?”王秀兰对着丈夫的遗像低语,眼泪止不住地流。

张建国走了,带走了她生命中的一半色彩,留下无尽的回忆和难以填补的空洞。

六十五岁的王秀兰,突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漫长的余生。

“建国啊,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呢?”王秀兰看着茶几上丈夫的老花镜,喃喃自语。

屋子里到处都是张建国的影子,他喜欢坐的那张藤椅,他常用的那只茶杯,他爱看的那本书。

每一样物品都像一把钝刀,缓慢而深刻地剜着她的心。

电话响起,王秀兰以为是女儿,急忙接起:“梦瑶吗?”

“秀兰啊,是我,李大妈。今天小区有广场舞活动,你要不要一起来啊?”电话那头,邻居热情地邀请。

王秀兰强打精神:“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改天吧。”

挂了电话,王秀兰又陷入沉默。

自从丈夫走后,她已经拒绝了无数次邻居的邀请。

小区里的老人们都很关心她,时常邀请她出门散步,参加广场舞,一起打麻将。



“秀兰,你这样闷在家里不行啊,出来走走吧。”每次见面,李大妈都这样劝她。

“是啊,我们麻将缺一个人,你来打一圈吧。”赵阿姨也经常敲她的门。

王秀兰也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但回到家的那一刻,巨大的孤独感仍会铺天盖地地袭来。

女儿王梦瑶偶尔会打电话问候,但因为工作忙碌,几个月才来看望一次。

“妈,您最近还好吗?”电话里,王梦瑶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挺好的,你别担心。”王秀兰总是这样回答,不愿给女儿增添负担。

“周末我和李维可能会过来看您,您有什么需要的吗?”王梦瑶问道。

王秀兰心中一喜:“不用带什么,你们能来就好。”

可周末到了,等来的却是女儿的短信:“妈,临时有工作,这周去不了了,下次吧。”

即便是来,也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留下一些水果和保健品,却带不走她心中的孤独。

02

王梦瑶结婚五年了,丈夫李维在一家外企做中层管理,收入不错,在市中心买了套三居室。

李维的父母都健在,还有一个弟弟李航和弟媳孙婷,以及两个年幼的侄子。

“梦瑶,下周是妈的生日,我想去你们家住两天,可以吗?”一次,王秀兰试探着问道。

“妈,这个...”王梦瑶的声音明显迟疑了,“我们家最近在装修,灰尘很大,不适合您住。”

王秀兰知道女儿在撒谎,因为就在上周,王梦瑶还说过他们家刚刚装修完。

每次王秀兰想去女儿家,王梦瑶总有各种理由推脱:“妈,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您。”

又或者是:“妈,我们家太小了,没有多余的房间给您住。”

“理解,理解,你们年轻人忙,妈不添麻烦。”王秀兰从不强求,只是默默把思念和牵挂埋在心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春节前两周。

“六六六,我赢了!”小区活动室里,赵阿姨打出最后一张牌,笑得合不拢嘴。

“哎呀,赵姐,你今天手气真好。”李大妈输了钱也不恼,笑呵呵地说。

小区里的老人们都在谈论着春节计划,大多数都会被子女接去团聚。

“秀兰,你过年有什么安排啊?”麻将桌上,赵阿姨随口问道。

王秀兰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回答:“可能就在家里过吧。”

李大妈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已经订好机票,要带我去海南过年,晒晒太阳,暖暖身子骨。”

“你儿子真孝顺。”王秀兰由衷地说。

赵阿姨也不甘示弱:“我女儿女婿决定带我去云南,说那边气候好,风景美。”

“现在坐飞机也方便,几个小时就到了。”另一位老人附和道。

只有王秀兰,默默低下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她在想,女儿会不会邀请她去过年?还是说,她今年又要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中迎接新年?



那天晚上,王秀兰翻出了一本老相册,里面记录着她和张建国的点点滴滴。

“这是我们结婚那天,你看你,笑得多开心。”王秀兰轻抚照片上丈夫年轻的脸庞。

“这是梦瑶出生那天,你抱着她,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翻到下一页,王秀兰的声音哽咽了。

他们年轻时在工厂相识,一起经历了下岗潮,一起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大。

“记得那年下岗,你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开个小店,一样把日子过好。”王秀兰回忆着,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微笑。

照片中,张建国总是笑得憨厚,目光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疼爱。

“老张,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呢?”王秀兰轻抚照片,泪水模糊了视线。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预示着新年的临近,也衬托出她内心的冷清。

每一声爆竹都像在提醒她,节日将至,而她却孑然一身。

那一刻,王秀兰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去女儿家过年。

“不管怎样,我得试一试,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放弃。”王秀兰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给女儿打了电话。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王梦瑶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喂,妈?”

“梦瑶,妈想去你家过年,可以吗?”王秀兰鼓足勇气,直奔主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仿佛这个请求太过意外。

“妈,您要来我家过年?”王梦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惊讶,还带着明显的犹豫。

王秀兰的心一沉,感觉女儿的语气并不欢迎,但还是坚持说道:“是啊,妈想和你一起过年,可以吗?”

“稍等一下,妈,我和李维商量一下。”王梦瑶说完,似乎捂住了话筒。

电话那头传来小声的交谈,听不真切,但王秀兰能感觉到争论的气氛。

“你妈来干什么?家里已经够挤的了。”这是李维的声音,虽然很小,但王秀兰还是听到了。

“她一个人过年太可怜了...”王梦瑶的声音更低,几乎听不见后面的话。

几分钟后,王梦瑶的声音再次响起:“妈,您来吧,不过我们家可能会有点挤。”

语气中的勉强让王秀兰心里发酸,就像一块糖被水泡开,又甜又涩。

“没关系,妈不挑,有个地方睡就行。”王秀兰强打精神,语气轻快地回答。

“那就大年三十那天下午来吧,我们晚上一起吃年夜饭。”王梦瑶补充道,声音有些勉强的热情。

“好,好的,那妈到时候过去。”王秀兰连连点头,尽管女儿看不见。

挂了电话,王秀兰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和女儿一起过年了,忐忑的是女儿似乎并不是那么欢迎她。

“没关系,能和女儿一起过年就好。”王秀兰自我安慰道,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去女儿家的礼物。

她仔细想着该带什么,什么会让女儿女婿开心,什么会让李家人满意。

“梦瑶小时候最爱吃我包的饺子,说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王秀兰回忆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于是她买了新鲜的猪肉和韭菜,和面、拌馅、包饺子,忙活了一整天,包了两大盒饺子,放在冰箱里冻着。

“这是白菜猪肉的,这是韭菜猪肉的,梦瑶小时候最爱吃韭菜猪肉馅的。”王秀兰细心地在饺子盒上贴了标签。

又取出积攒的养老金,准备了八个红包,每个红包里装了几千元,共计三万元。

“李维父母一个,李维一个,梦瑶一个,李维弟弟一个,弟媳一个,两个小孩各一个,还有一个备用的。”王秀兰一边包红包一边自言自语,生怕漏了谁。

这几乎是她半年的退休金,但在王秀兰看来,能和女儿一家团聚,这些都是值得的。

“钱没了可以再攒,但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是无价的。”王秀兰想着,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

03

春节前一天,王秀兰早早地收拾好行李,装上饺子和红包,锁好门窗,踏上了去女儿家的路。

“秀兰,去哪啊?这么多东西。”门口碰到了李大妈,热心地上前帮忙。

“去女儿家过年。”王秀兰笑着回答,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

“真好,那祝你们一家团圆,新年快乐!”李大妈拍拍她的肩膀,真诚地祝福。

“谢谢,你也新年快乐!”王秀兰挥手告别,心情无比轻松。

从她住的老城区到女儿家,需要坐两趟公交车,全程大约两小时。

车上人很多,都是回家过年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妈妈,我想吃糖葫芦!”一个小男孩拉着母亲的衣角撒娇。

“好好好,一会儿给你买。”年轻的母亲慈爱地摸摸儿子的头。

王秀兰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起梦瑶小时候,也是这样缠着她要吃各种小零食。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女儿都已经成家了。”王秀兰感慨道。

王秀兰抱着装满饺子的保温袋,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期待能和女儿团聚,忐忑女婿一家会不会欢迎她。

“应该没问题的,毕竟我是梦瑶的妈妈,血浓于水嘛。”王秀兰给自己打气。

到达女儿所住的高档小区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哇,这小区真气派。”王秀兰站在小区门口,看着高大的围墙和精致的园林,不禁感叹。

保安亭前站着一位身穿制服的年轻保安,正在检查进出人员的证件。

“您好,请问您找谁?”保安礼貌地拦住了王秀兰。

王秀兰解释道:“我去1栋2单元1801,我女儿王梦瑶家,我是她妈妈。”

保安皱眉道:“抱歉,我们小区规定,访客必须有业主接送或者提前登记。”

“可是我是去过年的,带了这么多东西...”王秀兰指着手中的行李和保温袋,有些着急。

保安态度坚决:“规定就是规定,您要么等业主下来接您,要么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下。”

王秀兰只好拿出手机,拨通了女儿的电话。

“梦瑶,妈到你们小区门口了,但保安不让进,你能下来接一下吗?”王秀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王梦瑶压低的声音:“妈,您等一下,我一会儿下来。”



“好,妈在门口等你。”王秀兰挂了电话,对保安歉意地笑笑,“不好意思,我女儿说她马上下来。”

保安点点头:“没关系,您在旁边休息区等吧,那边有座椅。”

王秀兰道谢后,移步到休息区坐下,放下沉重的行李,揉了揉发酸的肩膀。

二十分钟过去了,王秀兰站在寒风中,手脚都冻得有些麻木。

“怎么还不来呢?”王秀兰看了看手表,有些担心地自言自语。

又过了十分钟,她忍不住又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这次直接转入了语音信箱。

“可能在忙吧。”王秀兰安慰自己,继续等待。

终于,王梦瑶匆匆赶来,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歉意。

“妈,对不起,家里有点事,耽误了。”王梦瑶上前接过母亲手中的行李。

“没事,没事,妈知道你们忙。”王秀兰笑着摆摆手,心中的不快一扫而空。

王梦瑶对保安点头示意后,领着母亲进入小区。

小区内绿树成荫,道路宽敞整洁,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你们这住的真不错啊,环境这么好。”王秀兰由衷地赞叹。

“还行吧,房贷压力挺大的。”王梦瑶随口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妈,您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们还在准备年夜饭呢。”王梦瑶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王秀兰讪笑道:“妈想早点来帮忙啊,这不是怕路上堵车嘛。”

“您老人家就别帮忙了,休息好就行。”王梦瑶的话听起来像是关心,却让王秀兰感到一丝距离。

电梯里,王梦瑶一直低头看手机,神情紧张,似乎在发信息。

“一切都好吗?”王秀兰试探着问道。

“嗯,没事,就是在确认一下晚上的菜单。”王梦瑶含糊地回答,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

来到18楼,王梦瑶掏出钥匙,正要开门,门却从里面打开了。

李维站在门口,脸色阴沉:“阿姨,您好,我们家今天有亲戚聚会,不太方便。”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王秀兰心中的期待和喜悦。

王秀兰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手中的保温袋似乎一下子变得很重,重得让她站不稳。

“什么意思?”王秀兰不解地看着女婿,又转向女儿,“梦瑶,怎么回事?”

王梦瑶急忙解围:“李维,我妈来了,让她进来吧。”

“可是...”李维欲言又止,表情纠结。

“都已经到门口了,总不能让我妈回去吧?”王梦瑶低声但坚定地说。

李维勉强让开身子,神情中的不悦溢于言表:“那请进吧。”

王秀兰低头进门,感到一股强烈的不自在,仿佛自己是个不速之客。

“谢谢。”她小声地道谢,不敢抬头看女婿的脸。

04

客厅里,李维的父母和弟弟一家已经坐满了沙发,七口人正热热闹闹地看春晚彩排。

听到动静,众人抬头看了一眼,无人起身,只有李母淡淡点了下头。

“这谁啊?”李父皱着眉头问道,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王秀兰听得清楚。

“梦瑶的母亲。”李维简短地回答,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个陌生人。

王秀兰有些尴尬地站在玄关,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这是我妈,王秀兰。”王梦瑶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对母亲说,“妈,您把外套脱了吧。”

“哦,好的。”王秀兰机械地点点头,慢慢脱下外套。

王秀兰解下围巾,脱下外套,小心地挂在衣架上,然后主动向李家人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梦瑶的妈妈,这是给大家准备的红包,过年了,图个喜气。”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上前去。

她从包里取出精心准备的八个红包,递给最近的李母。

李母接过红包,随手放在茶几上,继续和孙子玩耍,头也不抬地说了句:“谢谢。”

“不客气,应该的。”王秀兰客气地回应,但显然没有人在意她的话。

李父扫了一眼茶几上的红包,没有任何表示,继续看着电视。

李维的弟弟李航和弟媳孙婷坐在沙发的另一端,低声交谈着,偶尔投来审视的目光。

两个小孩子在地毯上玩耍,对突然出现的陌生老人充满好奇。

“奶奶,这是谁啊?”小孙子指着王秀兰问李母。

“这是你李伯母的妈妈。”李母简短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疏远。

王秀兰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无法融入这个家庭的氛围。

王梦瑶在厨房忙碌,喊道:“妈,您先坐会儿吧,我在准备年夜饭。”

王秀兰环顾四周,客厅里的沙发和椅子都被李家人占据,没有一个空位。

“我找个地方坐坐。”王秀兰小声说道,但没有人回应她。

她看到餐桌旁有一把空椅子,正要走过去,李母开口道:“那是给小航媳妇留的,她去上洗手间了。”

王秀兰的脚步顿住,尴尬地站在客厅中央。

“我去帮梦瑶做饭吧。”王秀兰说着,拎起保温袋走向厨房。

李母立刻出声阻止:“您是客人,别去添乱了,梦瑶一个人能行。”

这话听在王秀兰耳里,分外刺耳,“添乱”二字像针一样扎进她的心。

“我...我只是想帮忙...”王秀兰声音越来越小,几乎是自言自语。

“梦瑶从小就在厨房帮我做饭,我很熟悉的...”她试图解释,但没有人在听。

李母摆摆手:“您坐那边角落的凳子上吧,别挡着电视。”

王秀兰只好默默走到角落,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像个被罚站的孩子。

几分钟后,她鼓起勇气,从保温袋里取出饺子:“这是我包的饺子,梦瑶小时候最爱吃。”

李维瞥了一眼,淡淡道:“我妈已经准备了北方饺子,不用再吃这个了。”

“我们这是正宗的三鲜馅,皮薄馅大。”李母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优越感。

王秀兰的手僵在半空,慢慢收回,将饺子放回保温袋。

“对不起,我不知道已经有饺子了...”王秀兰低声道歉,感到一阵深深的挫败感。

客厅里,李家人热络地讨论着最近的家事和工作,完全将王秀兰排除在外。



李父谈起公司的新项目:“这次政府投资力度大,我们公司拿下了三个标,明年业绩至少翻一番。”

李航谈起最近的投资收益:“我上个月买的那只股票,已经涨了30%了,要不是资金不够,我还想再加仓呢。”

李母谈起孙子的英语培训班:“我们家小宝贝英语可厉害了,老师说再过两年就能考少儿托福了。”

李航的妻子孙婷笑着接话:“那是,我们家小宝贝聪明着呢,这次数学考试又是班里第一。”

“妈,我们暑假还是报奥数班吧,现在小学竞争太激烈了。”李航对李母说道。

王秀兰站在一旁,如同透明人一般,无人理会,无处插话。

她试图找话题:“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真大,我们那时候...”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母打断:“现在不比你们那时候了,现在不卷不行,输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辈子。”

王秀兰尴尬地笑笑,不再说话。

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王秀兰朝那边望了望,想去帮忙,又怕被拒绝。

05

终于,王梦瑶从厨房出来,宣布年夜饭可以开始了。

“大家请入座,饭菜都准备好了。”王梦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起来很疲惫。

一家人陆续移向餐桌,王秀兰默默跟在最后。

餐桌旁摆了八把椅子,刚好坐满李家八口人,没有王秀兰的位置。

“咦,少了一把椅子。”王梦瑶环顾四周,意识到问题所在。

“我去拿把椅子来。”她转身要去阳台搬椅子。

王梦瑶犹豫地站在餐桌旁:“妈,您坐这里吧。”她指着自己的位置。

“那你坐哪儿啊?”王秀兰关切地问。

李母立刻插话:“老人家就别挤了,在旁边的小桌上吃吧,方便一些。”

“是啊,阿姨年纪大了,坐小桌自在些。”李维的弟弟李航也附和道。

王梦瑶为难地看看母亲,终于点了点头:“妈,您看那边行吗?”

“这样也好,我想自己坐。”王秀兰强忍泪水,微笑着说。

她不想让女儿为难,也不想破坏全家人的年夜饭气氛。

王秀兰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事,我自己一个人坐小桌挺好的,你们吃你们的。”

她默默走到角落的小方桌前坐下,看着主桌上丰盛的菜肴,自己面前只有几道简单的家常菜。

“梦瑶,可以把那盘糖醋排骨也放到你妈那桌上。”李维的父亲突然说道,似乎是良心发现。

“好的,爸。”王梦瑶连忙端起排骨,放到母亲桌上。

王秀兰感激地看了看李父:“谢谢,太客气了。”

李父点点头,没有说话,转头和家人继续聊天。

王梦瑶端了一碗饺子放在母亲面前:“妈,这是您带来的饺子,我热了一些。”

王秀兰心中一暖,女儿还是懂她的心思的。

“谢谢你,梦瑶。”王秀兰拉住女儿的手,轻轻捏了捏。

王梦瑶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和不安,但很快就被掩盖。

“梦瑶,过来吃饭了,别耽误大家吃饭。”李维的声音从主桌传来,语气中带着不耐烦。

“来了。”王梦瑶匆匆回到主桌,低头吃起饭来,时不时偷偷看向母亲的方向。



主桌上,李家人谈笑风生,讨论着春节旅游计划和家族生意,气氛热闹。

“今年过完年,我准备带爸妈去趟欧洲,环地中海游轮怎么样?”李维对父母说道。

“好啊,我早就想去希腊看看了。”李母笑着回应。

“我们可以一起去,带上孩子,长长见识。”李航提议。

“人多热闹。”李父点头赞同。

小桌前,王秀兰默默吃着饭,心中酸楚,却不忍打扰女儿的家庭聚会。

“你们平时出去旅游都带上梦瑶吗?”王秀兰试图参与话题。

李母看了她一眼:“当然了,梦瑶是我们家的一份子。”

言外之意很明显,你不是我们家的人。

王秀兰苦笑一下,继续低头吃饭。

她看到小孙子似乎对盘子里的青菜不感兴趣,只拨弄着不吃。

王秀兰注意到小孙子似乎不太爱吃青菜,便起身想去给他夹一些肉。

“小朋友要多吃肉,才能长高高。”王秀兰笑着说,伸出筷子。

“奶奶,我不想吃青菜。”小孙子撒娇道。

“没关系,阿婆给你夹点肉。”王秀兰慈爱地说道,夹起一块糖醋排骨。

李母当即制止:“别动!孩子不能乱吃,会过敏的。”语气严厉得像在训斥犯错的孩子。

“小宝只能吃特定的几种肉,其他的都不行。”李母补充道,表情严肃。

王秀兰的手僵在半空,慢慢收回,笑容凝固在脸上。

“对不起,我不知道...”王秀兰尴尬地坐回位置,感觉自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李维咳嗽一声,转移话题:“对了,阿姨,您现在的养老金有多少啊?”

王秀兰没想到会被问这个问题,愣了一下:“每个月三千多吧,够用了。”

“才三千多?”李母惊讶道,“那怎么够用啊?”

“我一个人花销不大,省着点,够了。”王秀兰小声回答。

李维点点头:“那您的房子打算怎么处理?现在这么多老年公寓条件都不错。”

王秀兰心里一惊,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谈到这个话题。

“你这么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不安全啊。”李父插话道。

“我现在住得挺好的,小区虽然老,但邻居都熟,也方便。”她小心翼翼地回答。

李母接过话题:“现在的养老院条件真不错,一应俱全,还有专业护工照顾,比自己住安全多了。”

“是啊,很多大型养老社区环境特别好,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还有各种老年活动。”李航的妻子孙婷也加入话题。

李父也点头附和:“是啊,老年人独居太危险,万一有个闪失,谁也来不及。”

王秀兰看向女儿,发现她正低着头,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菜,没有抬头与自己对视。

李航更是直言不讳:“阿姨,您不如早点把房子卖了,换套养老公寓,剩下的钱也好给梦瑶添置点什么。”

“是啊,那套老房子现在值多少钱?”李母问道,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王秀兰听出了言外之意,心如刀绞,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这不就是在暗示她赶紧“考虑后事”,把财产留给女儿吗?

她握紧筷子的手微微发抖,不敢抬头看女儿,怕看到女儿赞同的神情。

“房子啊,估计...估计也就七八十万吧。”王秀兰含糊地回答。

“才这么点啊。”李母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失望。

王梦瑶一直低头吃饭,没有参与这个话题,但也没有出声制止。

“梦瑶,你觉得你妈住养老院怎么样?”李维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像一把刀,直接刺向王秀兰的心脏。

王梦瑶抬起头,视线在母亲和丈夫之间游移:“我...”

王秀兰的眼泪终于无声地滑落,滴在碗里,与饭菜融为一体。

她来这里,只是不想一个人过年,只是想念自己的女儿,只是想感受一下家的温暖。

谁能想到,会听到这样的话,会感受到如此的冷漠。

一滴泪掉入碗中的声音,在王秀兰听来如此清晰,却无人留意。

李维继续追问:“梦瑶,你不说话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觉得...”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梦瑶突然站起身,出人意料地说:“妈,您回去吧。”

现场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梦瑶身上。

李维皱眉:“梦瑶,你在说什么?”

“妈,您回去吧。”王梦瑶的声音很平静,但坚定地看着王秀兰。

王秀兰愕然抬头,不敢相信女儿的话,心如刀绞:“梦瑶,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