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一副眼镜,便可进入“戏曲+未来”沉浸式XR体验,看舞台上演员的翩翩水袖,听古老优雅的曲调,沉浸式感受气韵生动的东方美学。
5.18国际博物馆日,“戏韵新声·趣创未来”系列活动在昆曲戏曲百戏博物馆举行。通过虚实交融的体验、跨界共创的实践,激活传统戏曲文化基因,为戏曲艺术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戴上VR眼镜,秒秒钟沉浸式感受戏曲大观园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如何拥抱数字化?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推出了沉浸式XR体验巡游活动,通过虚实交融的体验、跨界共创的实践,激活传统戏曲文化基因,为戏曲艺术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观众佩戴XR设备后,隐藏的戏曲主题展就出现了,望向窗花,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倩影浮现,环顾四周,妥妥已置身鸟语花香的明媚园林,从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开始,不知不觉便走进昆曲的馨香兰园深处……
多媒体厅内,数字粒子化的“百戏长河”徐徐展开,戏曲的动静之美、颦笑之情与文学之风交织成璀璨画卷,打造传统东方美学与当代视觉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
超级烧脑,这场剧本游让观众变“戏中人”
当古戏台的锣鼓声穿越时空,一场关乎戏曲的悬案悄然上演。传世剧本《梦回梨园》离奇失窃,“惊梦”戏班陷入迷雾……当天,全新剧本游《惊梦寻真录》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在剧本游中,观众秒变“戏中人”,化身“梨园探秘者”,置身以江南小镇“惊梦”戏班为背景的悬疑故事中,通过任务手册、人物线索卡,在博物馆实景中破解谜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观众深入戏班后台体验台前幕后的忙碌场景,与花旦、乐师等角色对话,解锁戏曲行当、服饰、乐器的文化密码。“超级烧脑,非常有趣!”观众评价。
玩了剧本杀还不够,还想体验一把手作?现场,“非遗戏曲·时光之茧”创意手作活动吸引了孩子们。他们以天然蚕茧为画布,勾勒戏曲脸谱、服饰纹样,将旦角的温婉、武生的英气凝于方寸之间。
此外,近期,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携手太湖雪丝绸,以馆藏重要文物和昆曲经典剧目为灵感源泉打造如梦花令系列产品,将梨园雅韵注入生活美学,让千年戏曲的风雅化作可触摸、可收藏的文化印记,走进大众生活。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图源: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