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场聚焦“网络文学+微短剧”视听创作的研讨会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这场汇聚了学界专家、文学评论家、作家代表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的会议,共同探讨数字时代文艺创新的破局之道。

作为山东省第三届视听文学剧本大赛颁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研讨会既是对网络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的传承,亦是对微短剧这一新兴形态的前瞻探索,会议由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翟羽佳主持。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三级调研员沙金、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一级主任科员郭亚楠,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玉栋、山东省文学院院长杨华等政府、作协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艳梅表示,文学是时间和生命的沉淀,影视生产追求流量,如何能在快节奏的影视创作中保留文字的深邃和思想的厚重,这更需要平台资本和创作者达成共识。好故事是需要耐心的,IP的价值不在于短期的收割,还在于长期的培养。同时,从影视到互动聚集、新技术正在改变受众的体验方式,文学如何适应这种变革,或许答案就在于回归本质,无论媒介如何变化,人性的共鸣,感情的真实,思想的锐度始终都是打动人心的力量。

山东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玉刚以《文艺评论在视听产业发展中何为》为题带来专业理论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汤俏解读了《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山东大学作家书院执行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赵德发、签约评论家代表史建国、陈夫龙,山东理工大学新传系主任孟婷等,分别从不同维度分享学术观察与前瞻思考。


企业代表们带来行业最新动态与发展策略。番茄小说积极布局IP全产业链,推动多部作品影视、动漫化改编。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发布繁星·沐光3.0计划,构建短剧发展新生态,其作品兼具社会与商业价值。作为短篇赛道的弄潮儿,知乎盐言故事凭借其独特的社区基因和创新生态,成为短篇 IP 开发的标杆性平台。除此之外,北京不可能科技公司、创维酷开阔耳狐影业等企业代表,也分别从IP开发、技术应用、市场定位与制作标准等角度,分享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此外 ,部分编剧、导演以及影视制作机构也分别从创作的层面表达了对微短剧行业发展的破局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期待。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既有政策指引、学术思辨,又有行业实践与创作心声的碰撞,呈现出“百花齐放、共谋新篇”的良好局面。与会各方期待未来携手共进,以网络文学为源头活水,以微短剧为创新载体,共同书写视听文艺新篇章,推动网络文学与微短剧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这场持续2个多小时的研讨会,不仅让人看到“短视频时代”学者作家们的研究和思考方向,更展示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的创新担当。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李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