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由于书写的开放性,更适合肆意抒情,所以被认为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凡立志学书者,无不以草书为最终目标,历代都不乏草书大家,而历代书法大家无不精通草书,草书不仅是书法美的集成,更对其他书体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不通草书的人他的其他书体也必然缺乏神采。



草书最初是为了书写便利而出现的,由篆隶演变的章草是草书的最初形态,楷书出现以后,草书也进行了重要的演变,形成了今草。今草又有小草和大草之分,小草又称独草,是每个字都独立存的草书,大草又称狂草,是将几个字连绵书写的草书。



每种草书都有佳作存世,索靖的《急就章》是章草中的经典,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千字文》都是小草的典范,张旭的《肚痛帖》,张芝的《冠军帖》,怀素的《自叙帖》都是狂草的神品。



当今书坛也不乏草书名家,由张旭光先生领衔的草书四人组,集合刘洪彪先生、胡抗美先生、王厚祥先生和张学群先生等当今草书佼佼者,致力于大草书的探索创作,填补了这一书体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空白,也为赋予大草书鲜明的时代特征。



传统造诣深厚的王冬龄先生的草书早已闻名于世,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勇于探索,最终创造出“乱书”震惊世界,以传统草书为根基创造的“乱书”,开辟了书法审美当中除王书俊秀美和颜书古拙美之外的混沌美,为书法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这些书家的草书早已为人熟知,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不以草书著名的当今书家,他以对笔法独特的认知,赋予了草书雍容典雅的神韵。他就是崔寒柏先生。



崔寒柏先生以个性鲜明的楷书见长,但是他的草书亦别具神韵,在当今崇尚夸张、狂放、奇异、纵情、的草书风格的大环境下,崔寒柏先生雍容、典雅的草书独树一帜,成为当今书坛的一道独特风景。



崔寒柏先生书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没有太多刻意的雕饰,他摒弃了当今书坛很多主流的艺术构思,比如常见的枯墨、涨墨,结字的奇肆、劲险等等装饰性构思,崇尚自然朴实,但不失潇洒雅致。



崔寒柏先生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对笔法的运用,他的用笔娴熟灵动,如行云流水,气势连贯,节奏明快,看他的书写演示给人非常愉悦的畅快感。



这都得益于他对笔法的独特理解,崔寒柏先生认为笔法为书写流畅服务,而不是为笔画形态服务,笔画形态是正确使用笔法自然形成的,一味的关注笔画形态的书写只能是描画绘。



所以崔寒柏先生的书法作品往往体现出一些异趣,这就是完全自然书写的结果,印证了“笔软则奇怪生焉”的古论。



出于对笔法的独特理解,崔寒柏先生在学书中更强调笔法的训练,而不主张精准临摹,他认为只要笔法正确,结果是否与范本丝毫不差并无所谓。



这种临帖理念非常务实且高效,当今很多人学书都困于形似的泥潭难以自拔,忽视了笔法的根本功能,最终陷入描绘画的误区。



崔寒柏先生的笔法和临帖论,纠正了当今一些错误的观念,也为当今学书者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必将影响书法发展的未来。



得益于正确笔法的使用,崔寒柏先生的草书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他以内在的韵致美克制了当今流行的视觉表象感受,展现出耐人寻味的非凡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