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海珠区知识产权保护实践中,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因其专业性和高效性,成为越来越多权利人的维权选择。作为长期深耕知识产权领域的三证律师,李浩律师结合《专利法》《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海珠区市场监管局近年处理的典型案例,为企业梳理行政裁决应对策略与关键步骤。


一、行政裁决程序特点与海珠区实践

海珠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处理的某智能家居专利侵权纠纷案,从立案到作出裁决仅用时42天,展现了行政程序的高效优势。与司法诉讼相比,行政裁决具有以下特点:

1.程序快捷:依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二十一条,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4个月内结案;

2.专业性强:执法人员通常具备专业技术背景,能快速理解复杂技术方案;

3.执行有力: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二、行政裁决应对核心策略

(一)答辩准备阶段:技术分析与证据收集

在海珠区2022年某医疗器械专利纠纷中,被申请人通过提交完整的技术比对报告和现有技术证据,成功推翻侵权指控。建议企业收到答辩通知后:

1.技术特征比对:逐项分析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

2.现有技术抗辩:收集专利申请日前的公开文献、产品样本等证据;

3.合法来源证明:如为销售商,应准备完整的进货凭证、供应商资质文件。

(二)程序应对要点

1.管辖权异议:根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十条,对超越管辖权的案件可提出异议(如2021年海珠区某案件因被申请人住所地不在辖区而被驳回投诉);

2.申请口头审理:对技术复杂的案件,可依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二十条申请当面质证和辩论;

3.专利无效同步启动:参照海珠区2023年某案例,在行政程序中进行时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无效宣告请求。

三、关键法律条款运用

1.中止审理依据:根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二十四条,行政裁决程序可因无效宣告请求而中止;

2.证据规则:依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十六条,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证据的,可作出对其不利的认定;

3.处罚风险:根据《专利法》第六十八条,拒不执行行政裁决的将面临行政处罚。

四、裁决后应对方案

海珠区2023年某电子产品专利案显示,即使收到不利裁决,企业仍可通过以下途径救济:

1.行政复议: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向广州市政府申请复议;

2.行政诉讼: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协商和解:与权利人协商达成许可或补偿协议。

李浩律师应对步骤建议:

1.快速响应:收到答辩通知后15日内提交书面答复及相关证据;

2.技术攻防:组织技术专家与律师团队制作详细的技术比对分析报告;

3.程序抗辩:对程序瑕疵及时提出异议,争取程序利益;

4.多元解决:视案情进展选择和解、许可等替代性解决方案;

5.后续跟进:无论裁决结果如何,均应评估是否提起复议或诉讼。

海珠区企业面对专利行政裁决时,应当充分把握15日的关键答辩期,善用现有技术抗辩、合法来源抗辩等策略,必要时同步启动专利无效程序。对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企业,要特别注意海珠区市场监管局与海关的协同执法机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通过专业、系统的应对策略,企业可以在行政裁决程序中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广州李浩律师,三证律师,主攻领域:知识产权、房地产、企业法律顾问、民商事诉讼,电话/微信1821122659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