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文丨夏目

编辑丨夏目

前言

短短7天,就有31人死亡,香港澳门的接连报道,让“新冠肺炎”再次出现大众视野里。

最可怕的是,这次病毒是变异加强版,甚至连几岁儿童都接连中招。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预防这次的新冠病毒?卷土重来的病毒又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香港爆发新冠肺炎

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发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嗓子疼,头发热,咳嗽的人,本以为是场小感冒,多喝点水就行了,也不想去医院,可事实证明,这种“小感冒”也能危及生命。


5月15日,香港歌星陈奕迅取消原定16日到18日的演唱会,他表明一夜之间感觉身体出现异常,经过医生诊断后确诊为新冠肺炎,迫不得已取消演唱会。

这件事情已经在网络上传播起来了,一方面是替陈奕迅的粉丝感到惋惜,另一方面是在震惊新冠肺炎竟再次卷土重来!


根据香港和澳门的官方新闻报道,在一周的时间里,死亡人数达到了31人,这次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感染人数达到了近一年的最高值。

在去年5月份的时候,中国疾控中心就提到了XDV变异株,结果在这次的香港感染人群中再次检测到它的存在,香港大学教授孔繁毅表示,香港出现了两种病毒株,而且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强,传染力也极高。


不过,整体破坏性较低,但高危人群不慎感染后,出现重症病的几率比较大,他还称目前的疫苗仍有足够的保护力。

香港卫生防控中心指出,目前香港新冠病毒的活跃程度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就连婴幼儿都中招了,最小年龄只有8个月,看着怀中生病的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不舒服,只能蔫蔫的闭上眼睛,令人心碎。


再过去的4个星期里,成人新冠严重个例有75人,其中26人不幸死亡,更可怕的事,按照目前的趋势,已经远高于4星期前。

内地感染人数增加

根据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从4月份开始,中国大陆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阳性患者不断在上升,其中,南方地区的感染人群要比北方高,从一开始的7.5%上涨到16.2%。


增长的速度非常大,直接翻了一半多,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人数也在上升,由3.3%提高到6.3%,这或许和南方的气候,人口密度以及人员流动有关系。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较早出现阳性的省份,已经逐渐趋于平缓,根据官方报道,此次的新冠病毒除外,还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在当前呼吸道样本监测中频繁“亮相”,成为较为常见的主要病毒。


而鼻病毒主要影响人群为14岁及以下的儿童群体,很有可能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在0到4岁的幼儿群体中,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率还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上一次新冠的小高峰发生在2024年7月到8月,距离今天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如今又爆发小面积的阳性患者,可能是体内的抗体水平降低或消失的原因。


不过,根据专家预测,这场新冠病毒只是短时期内的,不会长期发展下去,预计在5月下旬前后到达顶点,整体持续在6到8周。

到6月5日前后,全国医院的阳性患者会持续下降,不会影响到今年的高考学生,有了这样的分析,也算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毕竟高考在即,谁也不想全部努力付诸东流。


三种人群需要注意

虽专家预测在6月份会出现病毒减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这三种人群更要多加防范。

首先就是小孩子群体,他们身体的免疫系统还不太成熟,非常容易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的症状,关键他们自己很多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生病了,等到晚上一摸才发现身体这么烫,有粗心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咳嗽几天了才想起来去看医生。


这个时候,孩子的生命健康已经受到威胁了,尤其是在换季期间,孩子最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家里有小宝宝的,一定多观察孩子的健康状态,发现孩子出现异样,第一时间要送往医院。

其次老年人群体,无论是前几年的新冠肺炎,还是现在的病毒传播,老年人群体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新冠病毒席卷中国后,老年人是死亡人数最高的群体。


大多数老人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当这些病遇上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会有加重疾病的症状,从而导致死亡。

而且,老年人抵抗力越来越低下,还有的老人根本没接触过疫苗,有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老人病死率远高于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上新冠病毒不太明显,比如持续低烧,要多关注老人的体温变化,持续几天低烧就要赶往就医了。

最后是各位宝妈们,千万照顾好自己,怀孕期间的身体是一个特殊时期,吃药打针都带思来想去的,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一定做好防范工作,不能有一丝的马虎。


另外,年轻人虽是不易感染的人群,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要将防护工作做到位。

如何做好防护

第一,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果工作需要,但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外出乘坐交通工具时,尽可能少接触扶手等公共用品。


第二,多通风,有些病就是“闷”出来的,不见一点风会很容易滋生细菌的,每天不低于两次的通风,每次不低于30分钟,带来新鲜的空气,还能减少家里空气的浓度,绝对是有好处的。

第三,饮食和运动不能缺席,饮食讲究均衡搭配,不能胡吃海塞的,也不能一度节食,要想身体好,好的饮食习惯搭配运动的身体,每天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血液循环,还能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以上几点,都是教大家如何去做好防护,但要是身体出现异样,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医,专家预计在6月份会出现病毒下降,在此之前,任何一个人都要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并且督促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定要做好防护。

结语

长达三年的新冠肺炎并没有打倒中国,如今更不可能,目前香港感染人群还在不断增加,大家要做的,就是做好防范,严格把控感染几率,不要将感冒发烧当成小问题,出现不适,立马就医,千万别拖!


信息源:阳性率上升,即将达到顶点!多地疾控提醒→ 光明网2025-05-17。


信息源:新冠感染再抬头?高峰预计在……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广州新闻电台 2025-05-17。


信息源:一周内死亡31人!香港发现逃逸强、传染高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澳门江湖2025-05-15。


信息源:陈奕迅因确诊新冠延期演唱会 光明网2025-05-15。


信息源:新冠感染又抬头,但流行或不会持续太久 界面新闻2025-05-15。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