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世昌:“撞舰未成,魂归黄海”
职位:致远舰管带
生平:邓世昌是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曾赴英国留学海军。黄海海战中,他指挥“致远”舰冲锋在前,舰身多处中弹起火后,高呼“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下令全速撞击日舰“吉野”,意图同归于尽。可惜途中被鱼雷击中沉没,全员殉国。战后光绪帝亲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结局:1894年9月17日,与舰同沉于黄海,年仅45岁。遗体未找回,衣冠冢至今矗立威海。
2. 林永升:“血染经远,宁死不退”
职位:经远舰管带
生平:林永升同样出身福州船政学堂,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黄海海战中,面对四艘日舰围攻,他坚持发炮抗敌,追击受伤日舰时被炮弹击中头部阵亡。经远舰官兵战至最后一刻,全舰仅16人生还。
结局:1894年9月17日战死于黄海,追赠总兵衔。
3. 黄建勋:“木质舰身,铁血肝胆”
职位:超勇舰管带
生平:黄建勋指挥的“超勇”舰是北洋舰队最老旧战舰之一,木质舰身极易燃。黄海海战中,超勇号被日舰集火攻击,全舰大火倾覆。黄建勋落水后拒绝救援,高呼“舰亡与亡”从容赴死。
结局:1894年9月17日殉国,清廷从优抚恤。
4. 林履中:“撞而不逃,蹈海明志”
职位:扬威舰管带
生平:林履中率“扬威”舰与超勇舰组成右翼,遭日舰围攻。扬威舰被友舰“济远”撞伤后,他坚持抵抗至舰沉,落水后同样拒绝救援,与黄建勋一同殉国。
结局:1894年9月17日沉舰自尽,追赠总兵衔。
5. 林泰曾:“船在人在,船毁人亡”
职位:镇远舰管带、左翼总兵
生平:林泰曾留学英国,是北洋舰队技术派将领。威海卫保卫战中,镇远舰触礁受损,他自责“失职误国”,留下遗书后服毒自尽。其自杀极大震动北洋水师,丁汝昌哀叹“指臂不良,一至于此”。
结局:1894年11月15日自杀殉职,年仅43岁。
6. 刘步蟾:“定远不沉,誓言不破”
职位:定远舰管带、右翼总兵
生平:刘步蟾是北洋舰队留洋派核心,战前立下“苟丧舰,必自裁”誓言。黄海海战中接替受伤的丁汝昌指挥,重创日舰“松岛”。威海卫陷落前夕,他亲自炸沉定远舰避免资敌,随后服鸦片自杀。
结局:1895年2月10日自尽,临终前书“终身海军,舰亡人亡”。
7. 丁汝昌:“争议缠身,以死明志”
职位:北洋水师提督
生平:出身陆军的丁汝昌因李鸿章提拔执掌海军,长期被质疑不懂海战。威海卫被围时,他拒绝日军劝降,在弹尽粮绝后服鸦片自杀。其死后被清廷褫夺官职,15年后才平反。
结局:1895年2月12日殉国,棺木被钉三道铁链示众,至1910年恢复名誉。
8. 杨用霖:“诗诵文山,枪口向心”
职位:镇远舰代理管带
生平:杨用霖原是林泰曾副手,威海卫保卫战中接掌镇远舰。投降派逼迫其签署降书时,他冷笑口诵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用手枪自击太阳穴殉国,成为北洋舰队最后一位自杀将领。
结局:1895年2月12日自尽,未留遗言只留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