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很有意思,法国阵风战斗机刚在印巴冲突中0:4输给中国歼-10C,转头就主动邀请中国歼-10C战斗机,携带霹雳-15E空空导弹参加2025年巴黎航展,甚至想将展位安排在“阵风”战斗机旁边。
法国这个举动看起来很大度,但实际上是暗藏了三个小心思。
4月底,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印度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指控是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干的。至此,双方不断发生摩擦。
5月初,局势升级,印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空战。空战中中国造的歼-10C战斗机,可谓是大放异彩,打出了“零战损、高战果”的漂亮成绩。巴基斯坦空军对这款战机那是赞不绝口,称它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利器。
歼-10C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超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身上装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能超过240公里。再配上霹雳-15空空导弹,这款导弹射程有200公里。这么一组合,就形成了“先发现敌人、先开火攻击”的战术优势。
在这次冲突里,巴基斯坦空军靠着ZDK-03预警机和歼-10C,组成了一个“天眼+利爪”的作战体系。预警机就像空中的眼睛,能提前发现敌机;歼-10C则像锋利的爪子,在印度战机还没进入有效攻击范围的时候,就可以率先发动攻击。
从公开的战报来看,至少有4架印度的“阵风”战机,被霹雳-15导弹给打了下来,其中一架战机的残骸还掉在了巴基斯坦境内,飞行员也被俘虏。
对于这一战绩,法国达索公司就惨了,因为“阵风”战机失利,公司股价暴跌了7.2%。埃及那边,原本正在和法国谈采购12架“阵风”战机的事儿,也暂时搁置,开始考虑性价比更高的歼-10C了。
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国际市场名气很大,号称是一款多用途作战能力的四代半战机。热销全球多个国家,海外订单量超过300架。
但是因为这次印巴冲突的影响,真实实力被质疑。法国对此很憋屈,觉得是印度的体系有问题。
印度空军依赖“万国牌”装备,作战体系也是松散的状态。不同国家生产的武器装备在通信协议、数据链标准、维护保养方式等方面有差异,就好比让一群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强行组成一个团队去执行任务,协同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阵风战斗机自身性能先进,具备优秀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但当它与印度空军中来自俄罗斯的米格系列战机、美国的C - 17运输机等其他国家的装备共同作战时,就暴露出体系兼容性的问题。
例如在情报共享方面,不同装备获取的信息难以快速、准确地整合,导致指挥决策出现延误;在作战行动配合上,各装备之间的协同节奏被打乱,无法形成有效的作战合力,这也就是法国觉得憋屈的原因。
为了找回场子,法国就想邀请咱们的歼-10C等武器参加今年的巴黎航展。当然,除了想找回场子之外,法国还暗藏了三个小心思。
1、借“对决”话题刺激军火市场
巴黎航展,是全球航空领域里有名的大盛会,在全球众多航展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2023年的巴黎航展,场面更是宏大得超乎想象。展览面积足足有12.5万平方米,来自46个国家的2500家展商齐聚一堂。
在这里,各种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装备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现场签约成交额更是高达1500亿美元,足以说明巴黎航展在全球航空贸易中的地位。
这次航展,法国邀请歼- 10C与“阵风”战斗机同台竞技,那场面必定是充满话题。这两款战机都是各自国家的明星产品,一亮相必然会在航空界掀起一场舆论热潮,大家肯定都在猜测,到底谁更胜一筹。
法国人很精明,早就瞅准了这个“蹭热度”营销的好机会。打算借着这个平台,好好展示一下“阵风”的改进型号,说不定还会推出“阵风+新型导弹”的组合套餐。
达索公司的官员还公开表示,歼- 10系列战机在研发理念上与法制战机存在“理念延续”。这话里话外,好像暗示着法国或许想借此机会,偷偷反向学习一下中国在航电系统与导弹集成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
这种“以对手为师”的策略,看似有些“丢面子”,实则是把危机巧妙地转化成了技术升级的大好契机。
2、借机“偷师”中国航电系统
法国对歼- 10C的兴趣,绝不是停留在表面那么简单。歼- 10C搭配霹雳- 15E空空导弹,在印巴空战中可是大放异彩,打出了4:0的惊人战果。
这款导弹有着200公里的超远射程,还有先进的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就这两点就已经把“阵风”标配的“米卡”导弹远远甩在了后面。
法国空军和达索公司心里着急,他们特别希望能近距离好好观察观察这霹雳- 15E导弹。
看看是怎么挂载在歼- 10C上的,这挂载方式说不定藏着不少门道;再瞧瞧它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关系到导弹在战场上的隐蔽性;还有它和歼- 10C火控系统的协同机制,这是导弹能不能精准打击目标的关键。
歼- 10C配备的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EODAS)和头盔瞄准具,也是飞行员的神器。有了这些装备,飞行员在战场上就能实现“看哪打哪”的离轴攻击能力。
“阵风”虽说搭载了“频谱”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在多目标跟踪和抗干扰能力上,还是存在不少短板。
法国人心里清楚,要是能通过航展获取中国战机的航电架构信息,说不定就能给他们的“下一代战斗机”(NGF)研发进程按下加速键。
法国这种“偷师”的策略早就有先例了,冷战时期法国就通过合作项目,从美国F- 16那里获取了部分技术,最后成功发展出了“幻影”2000。
这次邀请歼- 10C参展,法国很可能就是想复制这一路径。想通过在公开展示中的细节观察,反向推导中国在隐身涂料、气动布局等领域的突破。
3、用“开放姿态”重塑大国地位
法国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一直以来都怀揣着在军事领域实现自主化的雄心壮志。不过现实却给法国浇了一盆又一盆冷水,让它在军事自主化的道路上屡屡受挫。
就说德国推动“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法国原本满心期待能在这场重大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谁能想到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法国和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法国看着自己在项目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心里憋屈。
还有澳大利亚撕毁潜艇合同,更是让法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存在感大幅削弱。原本法国在印太地区有着自己的布局和野心,合同一撕就像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让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法国通过公开邀请中国参展,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也是向全球买家传递一个信号,法国不怕竞争。
还能巧妙地把之前“阵风”被质疑实力的事件,转化成了一次“技术交流”的契机。避免了法国“输不起”的舆论陷阱,维护了自己的“体面”,又为未来中法在预警机、发动机等领域的潜在合作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法国的“小心思”背后,是国际军贸市场格局的变化。长期以来,“欧洲三剑客”(“阵风”“台风”“鹰狮”)垄断中型战机市场,但歼-10C的崛起打破了平衡。
巴基斯坦空军的实战表现证明,中国战机有与西方顶尖装备抗衡的能力。法国邀请歼-10C参展,算是被迫接受“技术对等交流”的新现实。
中国可以通过航展展示歼-10C与霹雳-15E的组合,实质是在向全球买家传递“中国标准”的可靠性。这种技术自信的展示,能削弱西方军火商长期构建的“技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