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山西太原、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六市正式签署《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协同发展合作倡议》,宣布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目标打造继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后的中国交通发展“第五极”。



基础设施支撑优势显著

当前中部地区已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

高铁网络‌:运营里程达全国总量34.5%,覆盖“三纵四横”骨干框架;

公路密度‌:超全国平均水平2.5倍,实现省际3小时通达;

水运资源‌:高等级内河航道占全国40%,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持续升级;

航空布局‌:机场密度为全国1.4倍,武汉、郑州国际枢纽功能加速显现。

三大行动计划加速落地

1.铁路动脉强化

加速建设沿江高铁、京九高铁、呼南高铁等国家干线,构建武汉至太原4小时、南昌1.5小时高铁圈,同步推进郑州—合肥、长沙—南昌等跨省通道规划。

2.水运系统升级

实施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联合推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研究,提升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港能力。

3.多式联运创新

试点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整合六市航运数据平台,实现集装箱“一箱到底”跨运输方式衔接;拓展低空经济场景,探索无人机物流配送网络。

部委支持与区域协同路径

交通运输部明确将以政策倾斜强化中部“大通道”功能,重点完善武汉—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合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开放型运输网络。区域协同方面:

武汉‌:联动合肥港、南昌港共建长江中游组合港;

长沙‌:与武汉联合开行中欧班列,共享海外仓资源;

郑州‌:推动空港与陆港“双枢纽”融合,发展临铁经济。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协同将释放中部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势能,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核心支点。

综合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网、新浪财经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