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夏的风掠过桑叶的脉络黑紫色的桑葚便悄然缀满枝头宛如大自然撒落人间的“紫宝石”这抹诱人的紫色里藏着备受桂林人喜爱的酸甜美味
在临桂区两江镇上宅村委下宅村村民李丽芳种植桑树十多个春秋她不断探索,发现了桑葚的众多“神仙吃法”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烹饪做菜她都能将桑葚的风味发挥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李丽芳正在采摘桑葚。
眼下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下宅村去听听李丽芳与桑葚的故事
01
种植桑树十余年
日前,记者来到临桂区两江镇上宅村委下宅村,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桑树林里,记者看到了李丽芳。此时她正在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紫黑的桑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2013年,李丽芳在自家地里种了近十亩的桑树,家门前办起了采摘园,从此便与桑葚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丽芳说,在种植桑树前自己做了不少功课。桑葚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还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桑叶也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
这些年来,李丽芳跟桑树朝夕相伴,每到桑葚成熟之时,她也喜欢带着孩子一起,感受丰收的愉悦。
02
“解锁”桑葚美味密码
李丽芳说,自己种的桑葚结果率比较高,但如果遇到了雨水天气,来采摘的客人比较少,一些果子也会被雨水打落,十分可惜。在家人的鼓励下,喜欢研究美食的她开始了对桑葚的“探索之旅”。她不断尝试,“解锁”了桑葚果醋、桑葚酵素、桑葚粑粑等近十种小吃,获得了亲朋好友和客人的喜爱。
李丽芳展示自己做的桑葚食品。
“我的孩子很喜欢吃桑葚,即便是酸的桑葚,我也会熬成果酱,制作桑葚奶昔、冰沙等甜品给孩子吃。”李丽芳说,自己第一次熬桑葚酱特别成功,孩子特别喜欢。如今,这成了她每年必做的美食。
李丽芳还尝试了用发酵的方式制作桑葚美食。她说,家里有制作米酒的习惯,所以她也用米酒酿了不少桑葚酒,每天她父亲都会来上一杯。她还尝试制作桑葚果醋和桑葚酵素,用时间让桑葚的美味更进一步。
起初,李丽芳对发酵技术一知半解,只能不断查阅资料、向专业人士请教。李丽芳介绍,桑葚果醋是利用桑葚和糖来进行发酵的,桑葚酵素是通过桑葚和红糖来进行发酵的,其中桑葚酵素发酵的时间至少要一年,而且制作酵素和果醋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她专门腾出了一个房间,安装了空调,用来发酵桑葚。
李丽芳拿出一瓶自己酿的桑葚果醋,兑水之后呈现出了漂亮的玫红色,记者尝了一口,感觉发酵赋予的醇厚酸味与桑葚果香巧妙融合。
李丽芳说,探索过程中,她失败过很多次,“发酵的过程就像一场与时间的对话”。李丽芳细心观察桑葚在发酵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每当有制作成功的产品,她就会觉得成就感满满。
03
把桑葚桑叶“请”进厨房
桑葚还来到了李丽芳的厨房。
通过李丽芳的巧手,紫黑的桑葚与嫩绿的桑叶都摇身一变成了诱人的粑粑。刚出锅的桑葚粑粑外皮十分有弹性,一口咬下去桑葚淡淡的酸味与红糖的香甜中和,味道十分清爽不甜腻。桑叶粑粑则有些不同,少了桑葚的酸味,但却增添了植物清香气味,令人回味无穷。李丽芳的家人说,制作好的粑粑,他们会冻在冰箱里慢慢吃,后来有朋友品尝后,都表示想购买。
李丽芳(左)和家人一起制作桑葚粑粑。
新鲜的桑叶嫩芽,李丽芳会拿来炒着吃或当成烫菜,这成为了家里餐桌上常见的菜肴。
在李丽芳家,鲜嫩的桑叶可以拿来当烫菜。
此外,李丽芳还会制作桑葚干,桑葚干既保留了桑果的香甜,又方便储存,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点缀在糕点、酸奶上,都能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风味与质感。李丽芳还将桑葚汁与凉粉混合,做好的桑葚凉粉紫润透亮,融合桑葚清甜与凉粉爽滑,口感层次丰富,是夏日消暑的美味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