鹃城帝景小区位于郫筒街道岷阳社区,是岷阳社区内老旧小区之一。小区入口处的景观水池,因废弃多年,呈现出一片破败景象。池壁砖石剥落,内里斑驳可见,池中干涸,堆满尘土杂物,周边杂草肆意生长,毫无生机,严重损害了小区整体美观,与宜居风貌相去甚远。
加之小区停车位紧张,这片废弃区域常被居民当作临时停车位,车辆随意停放,破坏周边脆弱绿植,堵塞小区通道,给居民日常出行造成极大不便,邻里间也因停车问题矛盾频发。
“现在小区大门的景观好巴适!不仅扮靓了门面,还把咱们小区的粮食文化元素融进去了,看着就亲切!”尤叔叔和小区邻居站在焕然一新的入户景观前纷纷点赞。
面对居民修缮改造入户景观的强烈诉求,社区以党建引领“微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路径。“微光书记”发挥带头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力量,联合物业、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推动社区治理从居民过度依赖社区解决问题,向引导居民主动参与自治转变。各方协同合作,共同为解决小区废弃景观水池改造难题出谋划策。
“微光书记”主动扛起治理重任,将党建引领贯穿改造始终,多次组织小区党员、业委会、物业召开三方协商会,带领团队广泛收集居民对景观改造的意见,精准把握“提升颜值、留住记忆”的改造需求。在其推动下,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迅速启动“红色议事厅”机制,将入门景观改造作为重点。同时,结合小区曾为粮食局家属区的历史,融入粮食文化元素,既唤醒了居民共同记忆,又打造出独特的小区标识。
为确保改造方案既具专业性又贴合居民期待,社工组织发挥专业枢纽作用,穿针引线链接彩绘达人唐占平、平面设计团队等专业力量介入,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组成 “三方联动”勘查小组,围绕空间布局、文化元素植入、功能实用性等维度多次实地调研。经五轮现场勘查、两次居民协商议事会,最终确定以“睦邻粮仓”为主题的改造方案:保留原有水池结构,融入粮囤、农耕场景、农具等雕塑元素,巧用树干将农作物绿植景观带彩绘其中,让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
在落地实施阶段,由8名党员志愿者、3名业委会成员、10名 “童掌柜” 儿童观察团成员及10余位居民组成的“彩绘突击队”,由彩绘达人带领,顶着烈日在树干绘制麦穗、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废旧轮胎上彩绘理想中的星空家园。小区物业也积极配合,不仅完成地面硬化、抬高墙面、焊接喷泉管等基建工程,更对接花卉种植基地争取到100 余株绿植捐赠,为景观增添四季更迭的自然韵律。
如今,荒芜破败的废弃景观水池已温馨蜕变,成为鹃城帝景小区一张亮丽的“新名片”。改造后的入户景观以“睦邻粮仓”为主题,粮囤雕塑诉说着小区作为粮食局家属区的历史记忆,彩绘的麦穗、玉米等农作物在树干上随风“摇曳”,废旧轮胎变身的创意花盆里鲜花绽放,与周边绿植相互映衬,营造出四季有景的归家氛围。
曾经杂乱的停车区域,如今也已成为居民驻足交流、儿童嬉戏玩耍的温馨空间,不仅极大提升了小区的颜值,更重塑了居民的情感认同。这一转变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微治理”,居民从曾经的“旁观者” 转变为社区建设的“主人翁”,党员志愿者、业委会、物业、社工、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