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思想精髓,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福之州再一次向世界发出了写满诚意、充满机遇的邀请。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将于5月18日在福州举行。福州市招商办推出“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系列报道,展现福州市各级招商部门招商成果,分享招商经验,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今天请看系列报道⑨《得“新”应“首”闯蓝海!福州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闽水汤汤,汩汩流淌,倒映着蓝天白云,也映照着福州高新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满满的发展机遇。

福州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拥有福建省最密集的科创平台。30多年来,福州高新区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对标“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新思路、新办法、新作风”等要求,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创造融合,创城、学城、产城一体,逐步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



东南创新策源地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福州高新区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眼下,园区正全力打造全省创新发展策源地,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主阵地、成果转化首选地、青年人才集聚地,为全省、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高新力量。

园区已集聚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研发龙头,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470个。建成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福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闽台大学生三创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60多个,认定国家级人才200多名。引入基金60支、总规模超460亿元,引导出台“高新贷”“新质贷”等金融产品30多项,累计为126户科技企业发放“高新贷”19.3亿元。


图源:福州日报

2024年,福州高新区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首次进入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科创走廊建设综合成效考评连续四年获全市第1。在全国178个国家高新区中,研发投入总强度居全国第15位,综合排名居第33位。

抢“首发”先机
当“首创”主角

通过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福州高新区一跃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光电、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低空经济等“X”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121X”产业格局。



目前园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2500家,占全省约18%、全市约54%,其中托管区域1507家,占全省约11%、全市约32%。集聚各类注册企业2.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1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53家。

涌现出星网锐捷、博思软件、永福电力、中海创、海康威视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以及福大北斗、迈新生物、中科芯源、摩尔元数、吉特瑞生物、北卡科技、宽腾医疗等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以首创精神竞逐首发经济,已悄然成为福州高新区的一套流行密码。这里,你能见证全省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全球首次超百米高楼无人机灭火实战演练举办。在全省率先打造两岸科创社区、福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无人机小镇、科创金融服务基地等平台……一个个“首创”平台,充分展现福州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的硬核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撑。

向“新”而行
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福州高新区的新兴产业之所以能飞速壮大,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创新,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牵引,打破大院大所“高墙”,让创新资源陪伴企业及人才共同成长,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



依托协同发展机制,福州高新区推动政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率先推出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十条措施,引导院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60多个,转化创新成果100多项,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此外,福州高新区坚持用县区全面职能和园区灵活政策服务企业、群众,率先设立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和一级财政金库,基本实现“办事不出园区”。托管以来新设立社区9个,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3所、新增学位30030个,新建长者食堂6家、养老服务场所39处,在建福州国际人才港一期、省美术馆、区综合医院、建平中学新校区、区中心共享消防站等重点项目50多个,从托管时的一片沙洲地,蝶变为山水之间的“科技绿洲”和魅力新城。

这里既有“科技蓝”的创新脉动,又蕴藏着“产业金”的无限机遇。福州高新区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姿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璀璨华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