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斯大林力挺共产党收复新疆,这一决策乍看有些出人意料,毕竟苏联此前对新疆的态度可谓是跌宕起伏。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缘由呢?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岁月中一探究竟。

从地缘上看,中国新疆与苏联(包括其加盟共和国)边界线长达两千多公里,和外蒙古、东北一样,俄国对新疆的野心由来已久,自沙俄时期便已种下。

从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苏联对新疆的政策历经了多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苏联成立前夕,也就是苏俄阶段,那时的苏俄内忧外患。内部有反对派和残余白俄势力兴风作浪,外部又被英、日等国紧紧盯着,局势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很清楚,不能再给自己树敌了。

所以,对于新疆,苏俄摆出了友好的姿态,明确承认新疆的主权属于中国。



1919年,部分白俄军队逃窜到新疆地区。苏俄红军追到新疆边界后,为避免冲突主动撤军,这一招既给当时的新疆掌权者杨增新卖了个顺水人情,也表达了希望他保持中立的意图。

而杨增新也不简单,为了新疆的和平稳定,他联合苏俄红军赶走了这股白俄势力,但同时也时刻警惕着苏俄的渗透。

此后,苏俄还通过开展贸易,缓解了中亚的经济困境,也尽可能地避免引发新疆民众的反苏情绪。在杨增新主政新疆期间,他凭借“中立外交”和铁腕手段,让新疆边疆保持稳定,成功抵御了沙俄和白俄势力的渗透,守护住了阿尔泰等重要领土。

时间来到1928年,樊耀南等人不满杨增新的独裁统治,发动政变,杨增新遇刺身亡,金树仁趁机上位。

金树仁能力有限,执政期间做出了许多错误决策,搞得新疆社会民怨四起。此时,苏联已成立并逐渐站稳脚跟,看到动荡的新疆,那颗觊觎之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金树仁为了稳固自己在新疆的地位,也需要外部势力支持,便默许了苏联对新疆的渗透。

1931年,双方秘密签订《新苏临时通商协定》,苏联在新疆的免税贸易权进一步扩大,经济控制不断加深。

但金树仁心里也矛盾,既想依靠苏联,又怕沦为苏联的傀儡,态度摇摆不定,把苏联也搞得十分头疼。

最后,苏联干脆支持反对金树仁的农民暴动。与此同时,甘肃的马仲英率部进入新疆,新疆陷入内乱,国民政府也想趁机收回对新疆的控制权。

苏联则想把金树仁拉下台,扶持一个亲苏政权,于是就有了新疆“四一二政变”。

之后,苏联扶持盛世才上位,自此,新疆的盛世才政权成为了亲苏代理人。

1934年,盛世才公开宣布新疆实施亲苏的六大政策,苏联开始对新疆进行全方位渗透。按照当时的态势,如果没有意外情况,苏联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新疆。



毕竟斯大林强势的统治风格,不会允许他在新疆问题上松手,那时外蒙古已在他的掌控计划之中,新疆他同样志在必得。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二战爆发了,苏联对新疆的态度也随之进入了新阶段。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攻击,苏联被迫参战。

同年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也卷入战争。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美国加大了对国民政府的扶持力度。

国民政府势力不断壮大,这让新疆的盛世才慌了神,他担心国民政府的势力进入新疆后,自己就会失势。

于是,盛世才找到苏联,提出想让新疆独立后加盟苏联。但当时苏联自身都自顾不暇,哪敢在这个时候得罪中国,果断拒绝了盛世才的提议。

无奈之下,盛世才只好转头投靠蒋介石。他还对蒋介石说,自己之前是受了苏联的蒙蔽,现在才迷途知返。



苏联得知后,为了不加深国民政府对自己的敌意,也派人去提醒蒋介石,说盛世才之前曾表示支持共产党,让蒋介石多加防范。

蒋介石见状,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收复新疆的好时机。何应钦提出可以利用盛世才在新疆的影响力,让国民政府的势力逐步渗透进去,等时机成熟再实际控制新疆。

为此,蒋介石还派宋美龄前往新疆安抚盛世才。双方达成协议后,盛世才开始驱逐在新疆的中共和苏联势力,国民政府也往新疆输送了上千名工作人员,还引入了美、英领事馆。

1943年前后,苏联宣布与盛世才断交,并撤回了在新疆的部分工业设施。但苏联并不想彻底放弃对新疆的控制,于是直接参与一些地方暴动,通过军事支持扶持亲苏政权,伊犁、塔城、阿山三地爆发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也就是“三区革命”,背后就有苏联的影子。

这一番折腾下来,新疆局势愈发动荡混乱,盛世才发现新疆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而苏联在战争中逐渐取得优势后,也不再信任反复无常的盛世才,启动了新的计划。



1944年,盛世才在各方都不支持的情况下,被调离新疆,前往重庆任职,吴忠信接任新疆省政府主席。

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新疆省政府与三区革命政府也展开谈判。

该条约要求国民政府维持外蒙古现状,大家都明白,这实际上就是默认外蒙古独立。

斯大林向蒋介石承诺,只要签订同盟条约,新疆问题他会帮忙解决,最终双方就新疆问题签订了和平协议。

随着冷战开始,国共内战局势发生变化,斯大林的态度也从支持国民党转向支持共产党,苏联对新疆的态度进入了第四阶段。

冷战时期,斯大林担心新疆会成为“第二个土耳其斯坦共和国”,被美国势力渗透,进而威胁到苏联的地缘安全。



所以,当中共高层访问苏联时,斯大林主动提议解放军加速向新疆进军,还表示可以借助三区革命的力量。在解放军进军新疆的过程中,得到了民族军的大力支持,最终实现了新疆的和平解放,新疆民族军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

斯大林支持中共解放新疆,除了地缘安全方面的考量,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新中国在外蒙古和东北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过,事实证明,新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态度坚决,除了外蒙古问题没能解决,其他的主权利益都成功争取了回来。

说到底,斯大林支持中共解放新疆,也是形势所迫,是在复杂局势下做出的无奈转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