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已经被特赦成为普通公民的溥仪接到一张特殊的请帖:毛主席邀请他前往中南海的菊香气书屋,与毛主席一起过春节。
溥仪是既激动又紧张,忐忑不安地就去了。到了之后,他的座位是挨着毛主席,令他局促不安,手也不知道往哪放合适。陪客还都是像章士钊一样对新中国有特殊贡献的大人物,更让他紧张。
毛主席看到了溥仪的尴尬,就开了一个玩笑说,在座的各位都出生在大清朝,都是溥仪的老百姓,按照规矩,都应该对溥仪毕恭毕敬,能与皇上同桌吃饭,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幽默诙谐的话语,一下子让气氛活跃起来,溥仪也放松了了下来。吃饭时,溥仪不尽量不说话,生怕说错了什么。
毛主席时不时问他一些问题,还关心他的工作、生活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政府帮忙的地方。溥仪一五一十进行回答,他心里其实对政府的安排十分感激,特赦后,溥仪被安排到植物园工作,后来又到文史研究馆。这些工作,他都不用抛头露面,工作还轻松,还能领到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让他相当满意。
聊着聊着,毛主席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大清朝传国玉玺在哪里?你知道它的下落吗?老百姓们都很好奇它到底藏哪里了?”
溥仪听到这个问题,心里七上八下,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溥仪犯嘀咕,以为是毛主席在怀疑他什么。
溥仪要是真的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他倒也不会紧张。主要是溥仪虽然曾拥有过,但是当年被赶出紫禁城后,传国玉玺就消失了。
此时,他听到毛主席问起来,心里害怕被误会是不肯交出传国玉玺,还有东山再起的想法。但是,溥仪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清楚,竟然紧张得脸都红了。
毛主席见溥仪又紧张起来,就打圆场:“八成是被蒋介石带走了吧!”溥仪这才稍微踏实点,然后,他开始解释起来。
当年溥仪是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冯玉祥还要求他限时收拾好东西搬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溥仪慌乱收拾,传国玉玺竟被遗忘了。
所以,他猜想玉玺是被冯玉祥抢走了,最后献给了蒋介石。其实,冯玉祥也压根没见到玉玺。说到底,溥仪把传国玉玺弄丢了,后来,他也想找回,但是力不从心。
说着说着,溥仪也愧疚起来,毕竟,老祖宗这么重要的东西被他弄丢,到时候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这种气氛,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时间,大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缓和,都愣住了。
还是毛主席出面缓和了气氛:古时候皇帝用的传国玉玺,丢了也没啥大不了的。那种老掉牙的东西,说到底不过就是块漂亮点的石头嘛,咱们没必要太在意它。
其实,毛主席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其他意思。毕竟,新中国不同于封建王朝,皇权象征的传国玉玺也不重要了,倒是可以当作重要的文物摆在博物馆。
毛主席缓和气氛后,宴会就在轻松的气氛中继续进行,这顿饭也让溥仪感激了一辈子。此后,溥仪每天都心怀感激,由衷地感谢党,也感谢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