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天,许世友来北京开会。在入住宾馆时,他特意看了一下老首长詹才芳的住宿安排。
在见到对方的房间和自己相隔甚远后,他便要求工作人员将两人的房间安排到一起。
然而,工作人员听后却感到非常为难。住宿安排都是中央直接下发的,他们怎么能随意改动呢?
但许世友却态度坚决,见对方迟迟不动,他直接怒道:不给我换房,我就直接睡走廊!
最后究竟有没有给他换房?许将军一个上将,为何会对詹才芳一个中将如此看重?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永远的老首长
说起詹才芳同志,他确实有着不一般的革命经历。虽然在整个战争年代,他在军中的名声并不显赫,但他有一件事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那是在1955年授衔时,中央根据他的资历、功绩,为他授予了中将军衔。
结果,等仪式结束后,早已在台下等候多时的洪学智、陈锡联以及许世友等几名上将却全都围了过来。
几人恭恭敬敬地敬了一个礼,一口一个“老首长”向他表达了祝贺。
面对他们的亲热,詹才芳既激动又羞愧,眼前这几个人哪个级别不比他高,他怎么能担得起这一声称呼呢?
但许世友却不赞同地说,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不管他们的官职是什么,詹老永远是他们的老首长。
陈锡联等人也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陈将军永远也忘不了当年从军时候的场景。
小时候他家里穷,种地交不起租,做苦工也经常挨打,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在了他与母亲身上。
最后实在走投无路了,他决定去参军。只是那时他只有十二岁,还不到当兵的年龄,部队一开始并不想接收他。
无助的陈锡联直接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还是游击队副队长詹才芳路过这里才解决了此事。
当时他亲切地摸着对方的头问道,打仗是要流血牺牲的,难道他不怕吗?
性情倔强的陈锡联直接擦干眼泪表示,自己不怕,只要能让穷人翻身,他多大的苦都能吃。
詹才芳非常欣赏他这股韧劲,当即将他收进了部队。也正因此,军中此后多了一个能征会战的“二野赵子龙”。
而对于詹将军的知遇之恩,陈锡联也从未忘怀。他晚年时也时常提起,若是没有詹老当年的照顾,他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相较于陈锡联将军,许世友与詹才芳之间的交往和羁绊就更深了。
对于许将军来说,詹才芳是除了毛主席以外,为数不多能让他从心底里敬爱的人。
友谊的起点
许、詹二人的交集是从革命时期开始的。
詹才芳参加革命的时间要早很多,他出生于湖北黄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姐姐便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后来为了能有口饭吃,他流浪到武汉打工,并在这里遇见了董必武同志。
在对方的感染下,詹才芳开始读书、学习,并立志投身革命。由于表现出色,他被正式吸收入党。
大革命失败后,他奉命回家乡领导黄麻武装起义。当时包括许将军在内的很多革命青年都加入了战斗,像是韩先楚、秦基伟等人。
他们都将詹才芳当成了农民打翻身仗的领导者。不过由于当时部队能征善战的人才太多,詹才芳并未太多关注许世友。
直到起义队伍被改编成红军,詹才芳担任连长,许将军被分配到他的连队当班长,两人才有了深入的交流。
许将军生性豪放,有勇有谋,在作战时几次担任敢死队队长,为部队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凭借着一身功绩,他很快就在军中脱颖而出。
詹才芳对他颇为欣赏,将他视为连队里的主心骨。一有大仗要打,詹将军总是要让许世友在场,协助他进行参谋。
久而久之,他发现许将军虽然在战场上威猛无比,但文化水平却并不高。
为了栽培他,詹才芳每天都会抽出点时间来教他读书写字,给他传授军事知识。
在他的培养下,许将军也不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谋略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除了工作上的照顾外,让许将军更不能忘怀的还有老首长对他的包容和信任。
有一次在战斗结束后,詹才芳例行检查各部队的内务。等他来到许世友的屋中时,发现对方的床头上挂着一个水壶。
他打开壶塞一闻,发现里面不是水而是酒。
军中无人不知,许世友嗜酒如命,但因为部队命令规定,不让在作战时喝酒。但许将军却屡次不听,为了这事他没少挨批评。
他本以为这次也少不了一顿惩罚,却不想詹才芳将军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并没有再说什么。
一开始许世友还不明白他为何不揭穿自己,后来他亲自问老首长才得到了答案。
詹才芳说,军中规定饮酒是怕耽误事,但他知道许世友爱喝酒,并且心里有分寸,喝了之后打仗会更勇敢,所以他才没有罚他。
这件事在许将军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真切地体会到了老首长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从此便对他更加敬佩起来。
后来,随着局势变化,许世友走上了领导岗位,与老首长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在此后的数年中,许世友在军中的名声越来越大,反而是詹才芳这个“老资格”却渐渐沉寂。
即便如此,许世友心中对老首长的尊敬也始终没有减少。
长久的情谊
新中国成立时,詹才芳担任46军军长,而彼时的许世友已经是兵团级干部了。
然而,当他每次在路上见到詹才芳时,总会停下来郑重地行一个军礼,表达自己的尊敬。他还总是开玩笑说,詹老是他们首长的首长。
其实对于詹将军的军衔,也有很多老部下为他打抱不平,认为他这样的资历不该如此低。
但詹将军却非常淡然,他表示,自己参军并不是为了军衔,说起名利这些东西,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又得到了什么?
在他的眼中,军衔不过是荣誉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过什么具体的贡献。
一开始许世友也曾对自己的军衔表达过不满,后来在见识到老首长的豁达与无私后,他便也放下了这些执念。
即使到了晚年,他从老首长身上学到的东西依旧很多,他对老首长的敬重也始终一如既往。
1964年,他奉命来北京参加重要会议。中途听说詹才芳也在后,他便向前台要了住宿名单。
当发现老首长的房间离自己太远后,他便强烈要求工作人员为自己换房,他表示要和老首长住在一起。
见工作人员一口一个“规定”,他直接怒道:“不给我换房,我就住走廊!”
后来中央的负责人得知此事后也很无奈,大家知道他的脾气倔,认定的事情就一定办到。
最终,在中央的批准下,许世友成功与老首长比邻而居。
这虽然只是件小事,却能看出许将军对于老首长是多么的敬重与爱戴。
两位将军之间的深厚友谊,是专属于革命年代所凝聚出来的宝贵财富,令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