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
宣恩县结合实际
制定了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措施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振行业清风正气
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县委、县政府每年定期听取全县卫生健康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县直相关单位结合职责全力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乡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县卫健局扛牢行业主管责任,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强化清廉医院建设。开展卫健系统优秀典型选树活动,传递健康宣恩好声音,县委、县政府适时按程序开展表彰,卫生健康系统每年开展一次推荐表扬活动。
二、实施“业务提质”行动,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加快建设县域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完成县级医院提标扩能,2025年支持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医院、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创成二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28年支持县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支持县疾控中心建设宣恩县心理健康科教基地。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推广椒园镇卫生院慢病管理经验,实现基层诊疗量占比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强化乡村医生基本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培训考核,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机制。优化民营医疗机构布局,加强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三、实施“项目强基”行动,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扎实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争取申报2025年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按照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的要求,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开展区域信息化建设,搭建县域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县域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完成区域中心药房和审方中心信息化建设。2025年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在主城区及各乡镇统筹设置急救站,搭建院前急救服务网络。推动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宣南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县域精神卫生体系建设,2025年县中医医院建成精神卫生科,规划新建一所二级公立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三年内完成晓关侗族乡中心卫生院、高罗镇卫生院及椿木营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更新换代一批医疗设备,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实施“人才强卫”行动,建设高素质卫健队伍
实施卫健系统全员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开展主管部门政策业务专题培训,定期开展医疗机构领导班子职业化培训,常态化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鼓励系统内干部职工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严格落实公立医疗机构领导班子交流轮岗制度,推行“管理岗位竞聘制”,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担任管理人员,对表现优秀者优先提拔重用。优化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支持医疗机构按需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引进一批国内外名医专家,争取协和、同济、省人民医院等头部医疗机构人才资源对口帮扶,培养“本土化”优质医疗团队。强化人才工作室建设,搭建医疗人才集聚平台,以品牌效应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落实医疗机构人才津贴由财政保障50%,营造留才良好环境。
五、实施“传统医药振兴”行动,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
科学编制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宣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种植管理,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县中医医院2025年在主城区建设中医综合馆,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医科”、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阁”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支持申报省级、州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全力支持县中医医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研发中医药制剂、饮品、药膳等,力争2025年底新研发中医药制剂投入临床使用。
六、实施“一老一小关爱”行动,优化普惠照护服务
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出台宣恩县生育奖补激励措施。广泛开展婚前孕优健康服务,强化孕产妇和儿童安全健康管理,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优化3岁及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在县城内新建1所县级托育机构,到2027年底实现乡镇托幼一体服务机构全覆盖,促进城乡托育服务均衡发展。拓展老年健康服务,支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及安宁疗护病区,鼓励医疗机构利用富余病床开展养老服务,持续开展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县中医医院建设宣恩县康养中心,牵头成立县域医养联合体,为老年人开展医疗、养老、康复、护理、居家照护等健康养老服务。
七、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强化系统运营效能
强化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鼓励医疗机构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医护人员等在奖励绩效工资分配中实行一定倾斜。结合医疗机构改革发展实际,动态调整、科学确定全县医疗机构编制数和编外人员员额,完善编外人员管理办法,按程序审批,实行总量控制,缺一补一,确保人员及时补充。实行“县管乡用”管理模式,畅通两个“双向流动”(全额、差额人员编制双向流动,县直、乡镇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双向流动),由县卫健局统一管理,报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备案,实现从“医院人”向“系统人”转变。试点“乡聘村用”管理模式,由乡镇卫生院按程序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将乡村医生纳入合同制管理。
八、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增强事业发展动力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长效机制。逐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财政保障水平,足额安排并优先落实卫健项目资金。在确保不降低现有基层医疗机构保障水平前提下,对偏远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卫生院实行差异化保障。逐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按照执业资质分类设置岗位补贴,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实施宣恩县结核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2025-2027年),县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强化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和管理。设立县卫生应急救助保障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30万元,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政府性活动医疗保障等支出。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基金保障水平,及时足额拨付医保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支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宣恩发布”微信公众号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或“点赞”。宣恩发布感谢您的支持!
宣恩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 | 荀静
校对 | 于露露
签发 | 欧阳章平 贺敏
投稿微信 | xuanenfabu
投稿邮箱 | xuanen@vip.163.com
广告合作 | 13329839797
宣恩县融媒体矩阵
云上宣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