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凯正在门店制作咖啡。

  在成都磨子桥的一家咖啡店里,有一位特殊的店长,他需要借助助听器才能听到客人的点单需求,面对复杂的沟通时,他需要在手机屏幕上打字和客人对话或寻求其他店员协助。但好在客人大多都对他展现出了善意的耐心,十年的工作经验也让他能够轻松应对这些场面,接收需求,制作咖啡,一气呵成,绝不拖沓。尽管身体情况特殊,他却能够作为店长,带领店员井井有条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这是咖啡师钟凯的故事,十年的咖啡师之路,他已从店员变成了店长。5月13日,记者来到了钟凯所在的门店,看他无声地描述自己的经历。

从电商行业跳槽去做咖啡:
钟凯的无声奋斗之路


  2015年,钟凯作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工作多年的电商行业,去做咖啡师,和妻子成为同事。这个选择源于他每天接上晚班的妻子回家的经历。“接她下班的时候,我观察到门店伙伴们默契的配合和真诚的服务。”钟凯回忆,“这种团队氛围深深吸引了我。”
  作为听障人士,入职初期的困难接踵而至。当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智能的翻译设备,钟凯只能依靠手写板和手机备忘录与同事、顾客沟通。“在客流高峰期,常常因为沟通不畅而影响服务效率。”他回忆,“团队伙伴们给了我很大支持,他们会耐心地用纸笔与我交流,或者放慢语速配合我读唇语。”
  在繁忙的景区门店工作期间,系统学习咖啡知识对钟凯来说是个巨大挑战。转折点出现在店长鼓励他参加咖啡大师认证考核。为了准备考核,钟凯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刻苦学习。白天在门店工作,晚上回家研究资料、制作考核用的PPT。这段经历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钟凯知道作为相对特殊的人群,有一份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正因如此,他也会想用自己十年的经历,为更多和他一样的特殊同事撑起一把伞。在成都乃至全国门店,有很多像钟凯一样特殊的咖啡师,内部称之为“天使伙伴”。钟凯说,早先店里有一名年轻“天使伙伴”,教他整理货物的时候需要重复几遍才能理解,钟凯不厌其烦地用手语带他熟悉工作,经常主动找他谈心,最后这个店员顺利地适应了工作。现在“天使伙伴”入职后都喜欢来请教钟凯,他也很乐于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新同事。
  钟凯觉得,只要用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价值。

下一个十年:
打破更多的“不可能”


  “我们公司每年都有年度咖啡技能学习和比赛,作为店员也可以主动找店经理寻求辅导学习,这让我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规划。”钟凯说,去年十月,他升职为了店长,负责门店运营管理。“相比之前作为主管,店长有着更大的责任,也让我开始更全面的自我提升。”记者了解到,升任店长的钟凯还带领小伙伴们得到了季度奖金。
  谈起未来规划,钟凯觉得,历经十年,他已经打破了太多的“不可能”,这鼓舞他更加积极地去追求更好的自己。下一步目标,他想当中西区的咖啡公使,这代表着咖啡师里的重要荣耀,同时想做一个全能的店经理,带领小伙伴获得更大的成就。
  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780万人,这其中拥有稳定工作的为极少数。身在无声世界的他们,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缩短与健全人士的距离。钟凯的故事像一杯特调咖啡——用十分努力做基底,加一份社会助力,再淋上满满的善意,最终让咖啡香飘过声音的“围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摄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