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想在您的见证下向对方偿还借款,麻烦您继续帮我一下。”近日,金昌中院调解室里,当事人李某将手机屏幕转向法官,屏幕上的转账信息在夏日阳光里格外清晰。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王某与李某曾为好友,李某在建筑行业承包工程,2020年,李某为给农民工发放工资,陆续向王某借款30余万元。借款到期后,王某多次索款无果,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偿还借款本息。一审法院判决李某偿还王某借款304000元。李某不服提出上诉。

看着两位曾经的朋友如今剑拔弩张,二审主办法官意识到,简单的判决或许能结案,却难以真正解开双方的心结。为实质化解纠纷,主办法官从双方的共同经历入手,一边向李某释明拒不履行债务的法律后果,一边劝说王某体谅对方的现实困境。经过三次面对面调解、五次电话沟通,法官提出的“分期履行+司法确认+逾期违约责任”方案终于得到双方认可。


调解室里,当王某收到李某手机现场转账的提示音时,两人都有些哽咽。王某拿起笔录纸,工工整整地书写了收款收据,李某接过收据时主动伸手紧紧握住了王某的手。这场特殊的“付款仪式”结束后,两位当事人并肩走出法院大门。阳光下,他们的背影渐渐融入人群中,仿佛在诉说:当纠纷遇到耐心的倾听者,当矛盾遇见智慧的解铃人,法治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一个细小的角落。

供稿:金昌中院行政庭 江文 编辑:金昌中院研究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