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张图给我笑不活了,遥想当年看刚进组第一眼见到导师和第一次被导师喷的时候,简直一模一样。


早些年各高校网站建设不完善的时候,导师的官网照片那叫一个百花齐放。其实也比较好理解,有的导师毕业之后直接留校,当年拿学生时期照片当工作照,一用就是几十年,导致学生进组根本认不出导师。

这种现象在学术圈屡见不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导师官网照片和现实之间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差异。

导师照片的 “迷惑行为”

在学术圈这个神奇的地方,导师们的官网照片存在不少让人难以理解的情况。

有些导师长期使用学生时代的照片。比如,官网展示的是其博士毕业时青涩帅气的模样,眼神中满是对学术未来的憧憬。但现实中,这位导师已经是头顶微秃、身形发福的中年学者。时光的力量不容小觑,在导师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而那张官网照片却仿佛被岁月遗忘了一般,依旧停留在过去。



还有一些是被迫营业的生活照。部分学院催促导师提交照片,导师无奈之下上交旅游合影。这类照片像素欠佳,与官网整体风格不太适配,反而和精心整理的旅游相册有几分相似。


更有技术翻车的情况。不知道是网站维护人员操作失误,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有的导师照片被拉伸成了 “ET 外星人” 的模样,五官都变了形;还有的被压缩成了马赛克,你根本看不清导师的长相。


学术人的自嘲与温情part2

虽说有些导师的官网照片和本人大相径庭,可这不过是表面现象罢了。在学术的广袤天地中,真正熠熠生辉、至关重要的,是导师们深厚的学识储备以及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不少同学感慨:“虽然导师官网照片与本人反差大,但在指导实验和论文时,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实在令人由衷钦佩。” 日常相处中,导师们的关怀与智慧,都化作了言传身教的宝贵瞬间。他们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语,可能是启发思路的点睛之语,也可能是饱含殷切期许的谆谆叮嘱,无一不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漫漫求学岁月里。

5

我导

9:00

你一周做的事,我一晚上

就能做完。

你的创新点在哪儿呢?

还是文献看少了!

别讲背景,直接讲进展。

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

意思。

你要讲一个故事。

我们要做的东西肯定和

他们不一样,要做出对

社会有用,有深度的真

东西。

这些话语,有的犀利直接,直击问题要害;有的语重心长,满含对学术的坚守与对学生的期望。每一句,都是学术道路上的宝贵指引。

导师们的“照骗”故事,看似只是学术生活里轻松诙谐的小插曲,实则意义深远。它打破了我们对导师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让师生间的距离悄然拉近。在这些反差背后,是一个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灵魂。在学术这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道路上,这种因“照骗”产生的轻松时刻,或许也成为我们前行的一丝温暖慰藉,让我们明白,无论前方多少艰难险阻,有导师的陪伴与引领,有这般苦中作乐的心态,我们便能鼓起勇气,大步迈向知识的星辰大海,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去拥抱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

来源:济木学术辅导;转载自:内蒙古大学学生会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

合集收藏

备考专辑: & & &

语音单词: & & &

新闻英语:& &&

歌曲TED: & & & &

美文故事: && & &

名字外教: & & & & &

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防止迷路,希望小可爱们可以动动小小手点个“在看”或者将“小芳老师”添加到★“星标”☆中!让系统知道这是你喜欢看的公众号,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就可以永远幸福在一起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