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每一天,都是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我想跟最要好的'搭子'一起,用力地去拥抱每一个‘今天’。”这是一位母亲写给4岁儿子的“成长信条”。她带娃的方式,为这句话写下了最鲜活的注解。

静文是重庆大学的职员,也是一位活力四射、爱探索的90后妈妈。自从有了儿子西西,她便不断送出一件件“人生礼物”:既不是华服名车,也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次次触摸世界、感知生命的独特体验——在保护区为大象洗澡、躺在沙漠仰望星空、坐在飞行员身边体验特技飞行、一步步登上雪山、走进各种新奇的博物馆……“我想送给孩子100件人生礼物!”

在她身上,诠释着新时代妈妈的“硬核”与柔情。


镜头成为魔法望远镜 两岁开始探索世界

在西西一岁八个月的时候,静文第一次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单反相机交到他手中,教他对焦、按快门,尝试拍下一个刚来到世界20个月的宝宝眼里的世界。身边有人担心:“放心把相机交给这么小的宝宝呀?”静文笑笑,“嗨,东西都是拿来体验的,只要使用起来就有意义!”她希望儿子从小就知道,眼睛所窥见的不过是广袤世界的冰山一角,用镜头可以精准捕捉世界某一瞬间的真实状态、表达,甚至承载拍摄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与情感投射。

西西一双小手努力抓着大相机,画面还有些歪歪扭扭,但孩子看世界的好奇,从那一刻被定格。

静文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独自旅行,工作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在路上,而有了西西以后,她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是又多了一个“旅伴”——西西两岁那年,就开始人生第一次国际旅行。那是去阿联酋,西西对身边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感到新奇,静文趁机跟儿子解释“国家”的含义,让他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原来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人和风景。

从那时起,短短两年中,小小的身影已走过国内部分景点以及老挝、沙特等国家,一一感受过海南温柔的风、云南雨林的繁茂、寺庙的静谧和异国的热情。

在大象保护区,西西尽管有些害怕,但在妈妈鼓励下,他鼓足勇气赤脚走进河水里,认真地用猪毛刷给大象刷腿。妈妈告诉他:“大象和我们人一样,也有情绪、有喜怒,你要温柔地对待它们,对待大自然也是一样。”

在沙特的沙漠中,一家人住在简陋的帐篷里,白天骑马穿越沙海,夜晚围着篝火仰望星空。那一晚,妈妈指着银河对他说:“每颗星星都在陪你长大。”

静文很少用规矩给孩子设限,而是把形形色色的体验作为未来的敲门砖,让他拥有自己的思维模式。


探索世界比上兴趣班更重要

在西西三岁时,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高空冒险”。那天,妈妈在社交软件里刷到附近机场有运动飞机飞行体验,就立刻带西西前往机场,找到了开飞机的叔叔。几分钟后,西西就勇敢地独自跟着叔叔坐进了固定翼飞机的驾驶舱。飞机从地面腾空而起,他一脸镇定,打量越来越小的人,像是真的拥有了翅膀。

在空中,面对飞行员叔叔询问“要不要来感受更刺激一点的”问题,西西想了想,“妈妈跟我说要多体验”,赶紧使劲点点头,于是飞行员叔叔带他体验了向下俯冲的失重感。

有人问:“这么小的孩子不会怕吗?” 静文笑着回答:“胆子不是天生的,是经历出来的。”

静文深知一个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于是,她壮着胆子独自去坐了过山车,去坐海盗船,去蹦极、跳伞,手里拿着相机,面带微笑录制视频,准备放给长大后的西西看,“你看,儿子,妈妈其实也怕啊,但人总得要挑战一下自己的,对吧!”

攀雪山、滑翔伞、参观消防站当小小消防员、当兔兔保育员、骑马、画流体画、看蓝眼泪、开挖掘机……这些“奇奇怪怪”的经历,是一份份礼物,构成了西西成长的秘密地图。


“我理解的的启蒙从不是给思维套上经纬网,而是为他点燃一盏由五感织就的星火,‘知行合一’才是他的指南针。”她说。

“你知道重庆有多少家博物馆吗?”静文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然后有点得意地说出答案,“144家!”

和许多父母追着孩子跑兴趣班不同,静文列出了一份科学的清单——在网上查找了全重庆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她把这当作“科学遛娃”策略,带着儿子一家家“打卡”,去自然博物馆体验挖恐龙化石,去重庆科技馆体验特斯拉放电和法拉第笼实验。

出去旅行,每到一座城市,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孩子们的眼睛总是比大人亮。化石、盔甲、壁画、兵马俑、古生物模型……成了西西童年时的玩具,开启了他对历史、科学、文明的兴趣之门。

“知识可以从书本得来,也可以从好奇心里长出来。”


小“粉丝”眼中的“美人鱼妈妈”

在西西眼里,妈妈不仅是生活里的超人,还是童话中最美的公主。

因为他喜欢看动画片《小美人鱼》,在四岁生日那天,妈妈偷偷准备了惊喜——她提前学习了美人鱼课程,虽然在水下憋气对她来说是一件需要慢慢克服痛苦的过程,但在训练达标后,她穿上美人鱼服饰,戴上鱼尾,在水族馆里化身“海星来信”的使者,突然浮现在水幕之后,游到孩子跟前,笑容明媚地比出一个爱心。

那一刻,西西欢呼着扑向玻璃:“是妈妈!原来妈妈是美人鱼!”

“我的这个‘忠实粉丝’太专情了,让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那么,装都得装到底!”静文笑着说,“成为妈妈以后才知道,在孩子眼中,我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些“人生礼物”,看似如童话一般浪漫,其实也藏着生活的温度。静文说:“我想让孩子知道,世界很大,需要保持好奇;但也很复杂,需要一颗勇敢的心。

当西西在沙漠里吃到橙子树上结出的果实,妈妈希望他会知道幸福并不需要精致的包装;当他站在冰冷的水中为大象刷腿,妈妈希望他学会尊重生命;当他独自乘上飞机,妈妈想他总有一天会明白自己也能掌控方向......静文认真记录下了这些一点一滴,剪成影片,集结成册,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陪着儿子慢慢观看这些人生记录。

“我送给他一件又一件人生礼物,其实是想告诉他——人生不止一种模样,你可以去尝试,去探索,去犯错,去成长。”静文说。在给儿子的人生体验中,既有与自然生灵的温柔对话,也有科技文明的新奇体验;既包含对极限环境的征服体验,也不乏对微观世界的细致观察。以天地为课堂,将生活本身化作流动的启蒙书。

这些是静文送给孩子的礼物,也是送给自己的答案。“我曾经也是那个梦想满满的小女孩,成为母亲后,好像在奔跑中忘记了初心。但当我和他一起仰望星空,一起走进博物馆,我才知道,我并不是在‘带他成长’,我们是在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西西的成长日记中,每一页都写满了妈妈送出的“人生礼物”。而在妈妈的眼中,和儿子一起打开一个个“盲盒”——永远充满惊喜,永远值得期待。

母亲节这天,西西认真地表白,“我爱你,妈妈!”

这条成长之路没有地图,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个“硬核妈妈”,用爱、勇气与好奇,和孩子一起,写下最动人的人生序章。

静文写给西西的诗:

当婴儿肥变成校服的衣摆,当童话书浸透咸涩的潮声

我揣着美人鱼证扑向浪尖,像候鸟执拗地撞向季风。

你说“四岁生日要收到海星请柬”,

我便穿上鱼尾,脊背弯成你童年的拱桥。

用蹼掌叩响潮汐的密码,贝壳项链串起你所有“为什么”

童话从不是单程票——

你把我拽进你的海底城,我却在你瞳孔里打捞出十八岁那年的自己。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宋剑 周本帅 视频编辑 邹孟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