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绝大多数的问题均来自无法真正的活在当下。功利思维使人活在对未来的投射中,难以全然专注当下。
人们负面情绪的主要根源在于脱离当下,人们时常懊悔过去、担忧未来。以恐惧为例,据美国心理学会(APA) 的数据显示,在人们恐惧当中,未来导向型恐惧占比达80%以上,其次是过去创伤型恐惧。
《华严经》强调:“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
在精神成长方面,觉悟须在当下。但人们时常用过去定义现在、用理想化的未来否定当下。从而割裂自己,无法真正的活在当下,失去了与生命本质的直接联结。
真正的改变只能发生在当下此刻,但人们当下的拖延影响了成长和进步。据哈佛大学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数据显示:在9个最可能影响人生的因素当中,有多个因素直接或间接与拖延相关。
功利心过重、对结果的过于执着引发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使得人们时常难以全力以赴做好当下的事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效率、工作的激情和灵感的涌现。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例如,据一些正念训练机构在对学员进行评估时发现,即使在刻意控制时,仍然超过80%的学员表示在开始冥想练习时,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感受和体验上,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过去的经历或对未来的想象。
我们要以“一期一会”的态度,剔除冗余,让当下成为全部,从而真正的活在当下。
“一期一会”意为“一生仅此一次的相会”,“一期”指“一生”,“一会”指“一次相会”。强调当下相遇的唯一性与不可重复性。源自禅宗,经过完善后,成为茶道的精神根基。
在茶道中,主人与客人在茶室的相聚是反功利的“纯粹相遇”,相遇本身即是目的,无关身份、利益,唯有当下的真实连接。品茶当下此刻的茶席、氛围、人情,乃至窗外的风声等,皆为刹那生灭的“一期”,一旦错过便永不再来。
“一期一会”皆在提醒人们:放下对“永恒”的执着、以无功利之心、积极全情投入到每一个当下。不预设未来、不执着过去。
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马可·奥勒留在其经典著作《沉思录》中强调:“只有当下才是可能被夺走的东西,往事都是过眼云烟,未来是虚无缥缈。要珍惜当下,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当成是最后一件事来做。”
唯有彻底地活在当下,才能摆脱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神经学研究显示,极度专注当下是摆脱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
功利思维使人活在对未来的投射中,忽视了过程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钟摆的摆动并非为抵达左右极点,其意义在摆动本身的韵律中完成。
当放下功利心,全然专注于当下的事务,将这些瞬间视为“一期一会”的珍贵相遇,而非机械重复的任务时。不仅可以打破“工具理性”的桎梏,让人们更加轻易地进入心流状态,让灵感和幸福感自然涌现,提升效率和效果。而且还可以将事务转化为培育灵感和精神修炼的过程。
禅的本质是通过极致专注将平凡事升华为精神修炼。当我们以“一期一会”的态度认真对待日常平凡的活动,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觉悟的契机。
当下即是一切,过去与未来只是心念的投射。人生的意义不在过去或未来,而在于以“初遇之心”对待每一个瞬间。
生活的意义也不在未来的成就中,而在此时此地的呼吸与微笑里。唯有全心活在当下,全力做好当下的事情,才能让刹那成为永不褪色的“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