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
一封信,一颗心,记录爱与被爱
编者按:在母亲节的温馨序章里,我们想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颍州区人民检察院干警们用笔墨勾勒对孩子们的深沉爱意,分享那些生活里细腻又动人的瞬间。于工作,她们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干警,肩扛重任,挽救误入歧途的少年;于家庭,她们是温柔坚韧的母亲,为孩子的成长遮风挡雨、悉心呵护。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节点,她们将平日深埋心底爱意化作文字,让情感流淌于笔尖,把对每一位孩子的期盼与爱护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文章不仅承载着母爱的温度,更融合了她们在检察工作与家庭生活双重身份下的独特感悟,让母爱与正义之光相互辉映,欣赏她们用爱与责任编织的美丽篇章,愿所有的母亲与孩子一起,并肩站立、共望星辰。
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母亲节将至,颍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全体干警,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与你们说说心里话。
在履行刑事执行检察职责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着你们的成长。每当查阅社区矫正档案、查看智能监管平台信息时,我们都会认真核查每一处细节。如果发现矫正方案未能充分考虑你们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或是训诫时未通知监护人到场,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与社区矫正机构沟通,督促整改。就像园丁呵护幼苗,我们希望为你们的成长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记得有两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申请请假外出读书,我们专门为此召开不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参与。会上,我们认真倾听各方意见,并针对性地开展了法治教育,希望你们珍惜机会,努力向上。守护你们的受教育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一次与你们谈心,或是阅读你们的思想汇报,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你们的迷茫或压力。作为法律监督者,我们深知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但请相信,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勇于改正。你们的家人、老师,以及社区矫正工作者和检察人员,都会陪伴你们,帮助你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近期,我们与社区矫正机构交流了解到,他们每月为你们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并全程记录辅导过程、策略和效果评估情况。这些细致的工作,凝聚着全社会对你们健康成长、向阳而生的殷切期望。
孩子们,法律的约束是温柔的守护,矫正的过程是成长的阶梯。母亲节是感恩的日子,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们能够阳光、自信地走向未来。法律是严肃的,但社会对你们的关怀是温暖的。愿你们珍惜矫正机会,遵纪守法,努力学习,未来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祝你们平安、快乐!
第三检察部检察官 王晓雨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爱与期许:致我的孩子
我亲爱的宝贝,母亲节的花香飘来,让我的心中满是温柔的思绪。作为一名检察官,妈妈见过太多人生的褶皱,却在你第一次啼哭时,触摸到世界最柔软的光。
记得你总问我为什么会有制服,为什么总穿着制服,我想告诉你,那一抹藏蓝不仅是守护正义的责任,更是想成为你的榜样------像守护正义一样,守护你的纯真。妈妈相信,你会在法治的阳光下看见,公平如星辰永远闪烁,善良如种子终会发芽!
愿你成为温暖有光的人,眼里有是非,心中有正义。妈妈的爱或许不常说出口,但每一次下班后的拥抱,每一本睡前的故事书,都是最长情的告白!
母亲节将至,妈妈不贪心,唯愿你一生清澈,如春日初绽的嫩芽,永远向着太阳生长。
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邵利云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印记
记忆深处,总有一些关于母亲的画面,如同镌刻在时光里的印记,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
6岁那年,我还是个贪玩的孩子,有次和母亲一起去澡堂洗澡,我站在湿滑的澡堂池子边上,想从一米高的澡池台子上直接蹦到地面上。就在我纵身跳下即将摔倒在地面的一瞬间,一道身影如离弦之箭疾冲而来。母亲双膝重重跪地,稳稳地接住了我。我在母亲怀抱里毫发无损,可之后的两个星期,我却看到母亲走路总是一瘸一拐,膝盖上都是难以消除的大块青紫。从此,我懂得了,母亲永远是那个不顾自己安危也要保护好孩子的那个人。
初中时,我的姥姥因病去世,我第一次见到母亲哭的那么撕心裂肺,她哭喊着,特别伤心地重复着一句话,“怎么办呀,我再也没有妈了啊。”看着泪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滑落,我也难过地哭了。从此,我懂得了,母亲是那个替你挡在死亡这堵墙前面的人。失去母亲,是每个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需要漫长的甚至一生的时间去治愈。
29岁,我也成为了母亲。当我看到女儿的第一面,第一次把她抱在怀中,那种血脉相连的莫名的熟悉感觉涌上心头。从此,我终于懂得了做母亲的感受,她就是我心尖上的那个人了,她是我的血肉,我生命的一部分,作为母亲,我愿意为了她付出我的所有。
如今,我40岁,人至中年,是一位11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63岁母亲的女儿,同时还是一位基层检察院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一名未成年人检察官妈妈。当我面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时,要凌厉而果断地进行打击,如同母亲般守护好未成年人的权益,让他们不再受到伤害;在挽救误入歧途的少年时,又要用母亲般的耐心与爱心,引导这些孩子重回正轨,期盼他们依然拥有美好的未来。由于工作的忙碌,我陪伴自己女儿和母亲的时间也会减少。很多次,孩子在电话里带着哭腔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很多次我错过孩子学校的亲子运动会、文艺汇演,甚至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时刻;很多次,母亲做好了一桌饭菜打电话让我去吃,我却总说要加班,没时间去陪她。这让我每每想起,内心也充满愧疚。但幸运的是,家人始终很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也一直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我至今还保留着女儿一年级时用拼音写的作文《我妈妈》,”我妈妈她是一位检察官。她的工作可伟大了,她把坏人抓到监狱审问,问坏人一些问题。她做的家常饭就是番茄炒鸡蛋,我很喜欢吃她做的饭,可好吃了。我一次可以吃两大碗呢,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
母亲节即将来临,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日子里,我想向所有的母亲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她们在职场上,奋力拼搏,去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家庭中,用爱付出,去默默呵护孩子的成长。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道路或许不容易,但她们从未退缩,在平凡的生活和岗位上,始终倾尽全力,只是为了成为孩子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伟大的母亲。
第二检察部副主任 刘黎莎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母亲节致女儿书
亲爱的女儿:
厨房的蒸汽裹着鸡蛋羹的香气漫出来时,我才惊觉又到了母亲节。木勺在碗边轻轻划动,恍惚间,二十一年前产房里的画面鲜活如昨——你皱巴巴的小手怯生生地勾住我的指尖,我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个天赐的小生命。原来从那时起,守护就成了我生命里最郑重的课题。
家中冰箱上,你儿时的蜡笔画依旧完好地贴着。画里一家三口欢笑着跳跃,色彩肆意地漫出边框。曾经总嗔怪你画得杂乱无章,如今每次打开冰箱取牛奶,眼前总会浮现出重叠的画面:时而看见踮着脚尖偷吃草莓酱的小女孩,果酱在嘴角晕开成甜甜的月牙;时而又看见扎着利落马尾、专注啃读考研真题的大学生,抬头冲我露出调皮的笑容。那个曾装满童话书的旧帆布包,如今被你塞满了备考资料,鼓鼓囊囊的模样,见证着你追逐梦想的坚定脚步。岁月飞逝,转眼间,昔日的小女儿已成长为勇敢逐梦的青年。
晾晒衣物时,最易陷入回忆。微风拂动衣角,仿佛又回到了你初生之时——襁褓中的你像一团柔软的棉花,我常常守在婴儿床边,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怎么也看不够。如今闻着袖口洗衣液的清香,记忆深处幼儿园彩泥的甜腻气息与书本的油墨味道,竟一同涌上鼻尖。原来,这些琐碎而温暖的片段,早已悄然融入生活的点滴,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珍藏。
楼下那辆旧单车,承载着无数珍贵的时光。夏日里,梧桐树荫下,后座的重量随着岁月悄然变化。还记得你七岁那年,紧紧搂着我的腰,兴奋地喊着:“妈妈骑快点”;如今角色互换,变成你载着我穿梭街头。疾驰的风掠过耳畔,坐在后座的我不禁感叹:曾经需要我呵护的小女孩,何时已变得如此沉稳可靠?
视频时,我们共享的那轮明月,总让我想起你幼时指着夜空喊“月亮跟着我们走”。曾经盼着你羽翼丰满飞向远方,如今却奢望时光慢行,好将更多的的唠叨、拥抱与牵挂,都缝进你远行的行囊。但我知道,你眼底燃烧的梦想,比月光更明亮。
女儿,这个没有你在身边的母亲节,我依然倍感幸福——因为看着你在热爱的天地里扎根生长,本就是最珍贵的礼物。愿我们各自奔赴山海时,都能将疲惫化作星光,待重逢那日,妈妈的灶台前,永远温着你最爱的烟火。
第四检察部副主任 邵晓娟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第8741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任小玲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颍州检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