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会师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而何长工则是这个大事件中当之无愧的“大功臣”。仅仅只是这一项功劳,其实也足以将何长工送上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事实上,何长工虽然是革命元勋,但是在民间却并不总是为人所熟知。

而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何长工在中共党史中最危险的时刻,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革命元勋何长工

何长工虽名为“长工”,但是事实上,何长工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出身,接受了教育,当过教师,还赴法勤工俭学过。何长工在1927年曾经参与了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时我们的军旗就是何长工设计的。

毛主席和卢德铭等秋收起义的领导人,都曾在何长工亲手赶制的军旗下庄严宣誓。而何长工的革命意志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意志就像他自己设计的镰刀,铁锤军旗一样,坚定不移。1930年,湖南军阀何健曾经将何长工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扣押作为人质,威胁何长工停止进攻长沙。



何长工明知自己不从,家人就有可能被杀,但是他仍然坚定的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继续执行党的任务。而何长工的家人,也毫无疑问的被何健所杀害,何长工的妻子和儿子甚至被敌人剁成了肉块,放进了一个大桶里,最后被扔进了沱江,不仅死无全尸,甚至想要找都找不到。

除了至亲之外,何长工的三十多个亲戚全部被何健所杀害,但是日后何长工却选择了以德报怨。解放后,有人找到了当初杀害何长工家人的刽子手的儿子,当时此人就在内蒙古工作,有人问何长工要不要报复回来,但是何长工却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是他父亲做的事情,又不是他做的,应当给人家新生活的机会。”



毫无疑问,何长工是一个有着绝对党性的人,不仅如此,何长工为革命立下的功劳也绝对不仅仅只有设计了军旗,何长工还是红军朱毛会师的“红娘”。

朱毛会师的“红娘”

在秋收起义的部队向井冈山进发的时候,毛主席希望能够和湖南省委以及南昌起义的队伍取得联系,让南昌起义的队伍也能得到一个落脚点。但是当时毛主席对南昌起义情况的了解可谓是少之又少,他只知道南昌起义失败了,队伍被打散了,只有朱德带着一小部分部队在广东活动。



想要和对方联系,就得派人过去,但是当时国民党对我党队伍的活动区都是严防死守,我党的人在国统区活动,很有可能就会被发现,进而被抓,所以这个人必须是非常聪明,非常灵活的人。而毛主席,就想到了何长工。

这个任务很危险,何长工自己心里也相当的清楚,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任务。他化装成一个逃兵,只身一人先去了长沙向湖南省委汇报情况,接着又到广东去寻找朱德的队伍。但是当时朱德所部,已经在范石生的帮助下躲避到了国民党军队内部,所以何长工一度很没头绪。



直到有一次无意间在一家小浴场内听到两个国民党军官谈论朱德所部的位置,这才找到了朱德,也见到了自己在法国时的老同学陈毅。见面之后,何长工告知了朱德井冈山的情况,朱德听后非常兴奋,队伍辗转作战了这么长的时间,当初参加起义的士兵也跑了大半,再不找到一个休整的地方,只怕队伍就散了。

长征前后的故事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朱毛会师井冈山,何长工在其中功不可没。

在毛主席的红军队伍抵达井冈山之前,井冈山上其实是有武装的。这里属于“三不管地带”,国民党当局对此处全无控制力,而井冈山上的实际控制者是袁文才和王佐两派“江湖人士”,说白了其实就是土匪,但是袁文才和王佐两伙人比较有原则,颇有些“劫富济贫”的江湖气,对平民百姓向来秋毫不犯,只打劫富户。



所以毛主席断定,袁文才和王佐两个力量,是值得争取的。而袁文才和王佐也很欢迎红军进入井冈山,当时袁文才其实已经是党员了,但是因为队伍里只有这么一个党员,所以毫无组织纪律,一时间很难和红军完全合拍。

在这个时候,何长工和陈伯钧入主了两人的队伍,陈伯钧负责袁文才部,何长工则负责王佐部。不同于党员袁文才,何长工在王佐部的任务开展的很不顺利,因为王佐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真心实意的追随毛主席,钦佩毛主席,也愿意参加革命。



但是他本人却颇有些“侠盗”的感觉,他只认可毛主席一个人,但是对我党的其他同志都瞧不上,也不愿意受到约束,对何长工这个知识分子更是敬而远之,后来干脆将何长工扔到了驻地的边边角角,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何长工却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他打听到王佐是一个大孝子,所以先做了王佐母亲的工作,让王佐的母亲天天跟王佐念叨,说何长工的好话。王佐迫于母亲的压力,也只能允许何长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队伍的一些决策工作。



而不久之后,何长工又得知王佐有一个名叫尹道一的仇人,此人是当地民团的一个头头,因为有着国民党当局的支持,所以兵强马壮,装备也比王佐的土匪武装要强得多,因此王佐虽然仇恨尹道一杀了自己的亲侄女,却也奈何不了对方。

何长工得知此事后,直言自己有办法,何长工后来虽然没有被授衔,但是其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其实不差。他带领王佐的武装和红军支援的两个排,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成功的全歼了尹道一的武装,还击毙了尹道一。



自此之后,王佐彻底服了,心甘情愿的带领队伍加入了我党。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我党必须立刻带领队伍离开苏区,开始长征。而在这个过程中,从粤军军阀控制区借道离开,因此毛主席就派了何长工和潘汉年两人前往广东面见粤军军阀陈济棠。陈济棠虽然名义上服从蒋介石,可是一直和蒋介石貌合神离,也不希望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损失太多的兵力。



所以何长工和潘汉年很轻松的就见到了陈济棠,期间两人侃侃而谈,落落大方,就好像不是来寻求让路的,而是给陈济棠指路的,陈济棠本来也无心为难红军,见两人如此坦荡又心生佩服,于是大家很快就达成了协议,红军顺利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这件事情上,何长工应当立头功,但是紧接着,何长工却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在毛主席一行和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何长工被留在了张国焘的左路军,期间何长工因为被张国焘所蒙蔽,错误的支持了张国焘的路线,自此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波折和坎坷之后,何长工重新回到了教育战线上,担任了抗大总教育长,解放后从事的也是地质工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