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是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发起的,但是,周总理却不允许大家宣传自己和南昌起义,说如果非要宣传,就要批判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196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建国15周年,中央决定策划一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周总理亲自指导。
这部《东方红》的内容,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开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经历的重大事件,因此,我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自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目。
但是,当创作者们把关于南昌起义的片段送给周总理审阅时,周总理却明确表示:不要写南昌起义。
大家都很不理解,南昌起义那么重要,为什么不写呢?
周总理就对大家说:“你们要写南昌起义,就写我的失败,不要歌颂。那个起义,当时没有经验,不清楚起义往哪走,也没有根据地,是失败的。你们应该重点写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来还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这才是应该宣传的正确方向。”
不过,大家还是不想放弃这场戏,就去找罗瑞卿,想让罗瑞卿去劝劝周总理。
罗瑞卿去后,还没等他说完,周总理就严肃地对他说:“罗瑞卿同志,你如果非要表现南昌起义不可,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批判我周恩来,这样表现就可以。”
就这样,在这场全景展现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关于南昌起义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听,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
其实,周总理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他一贯的“不争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上面提到的:南昌起义的道路是错误的,秋收起义走的路才是正确的。
早期的中国革命,几乎就是在模仿苏联革命,主张攻打大城市,在大城市建立政权,因此,我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起义,都是这样的方向,分别攻打江西省会南昌、湖南省会长沙、广东省会广州。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因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三大起义都遭到了失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部队也都分崩离析,只有毛主席,在看到秋收起义的不利局势后,果断地改变了方向,放弃继续攻打长沙,而是率领部队登上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正是毛主席的这个伟大的决策,才让中国革命真正站稳了脚跟,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朱老总就说过:“南昌起义虽然向国民党打响了第一枪,但是南下广州是错误的,险些全军覆没。如果三万多人的起义队伍,像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那样去发动农民,在农村站住脚,建立根据地,中国革命的局面会好得多。毛主席才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
周恩来后来也总结说:“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路线,就是中国的布尔什维克的路线!”
这并非周总理对毛主席的过誉之词,而是中国革命几十年发展的共识,已经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不允许宣传南昌起义,正如他所说:南昌起义的道路是错误的,秋收起义的道路才是正确的。
不过,毛主席对南昌起义还是很看重的,对周总理在南昌起义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认可。
早在1961年8月1日,为了庆祝建军34周年,举办了一场晚会,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去观看,毛主席早到了,发现周总理还没来,就在门口等着他,两人一起进去。
毛主席在跟大家聊天时,高度评价说:“八一起义了不起,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是它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基础,领导八一起义的周总理和其他同志都是革命的功臣,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为他们的英雄事迹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