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进行授勋授衔,此后的10年里,军队多次统一晋升军衔。

在取消军衔之前的10年里,不少校官晋升为将官,不少尉官晋升为校官。也有人中途转业、离休等没有进行二次晋升。



曾担任过28军炮兵副军长刘竹溪,从职务和资历来说,是够得上晋升大校。可上级找他谈话,说病休太久,不符条件。

刘竹溪是28军出生的干部,28军前身是华野10纵,就是那个“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部队。他担任副团长、团长。解放后,担任28军师参谋长,军炮兵主任。1954年成为28军代理炮兵副军长。

很多人对炮兵副军长职务显得陌生,副军长就副军长,怎么还是炮兵副军长,难道一个军还有炮兵军长?



该职务是50年代中后期,我军参照苏军模式,在陆军军级单位设立炮兵副军长,还有坦克副军长等职务,就是要强化专业兵种的指挥和管理。他们主要负责炮兵部队的作战指挥和训练,并非军首长。该职属于师职。

1952年,他被评为准师级。能被评为准师级,一般是长期担任正团职或师参谋长,他在解放战争担任副团长、团长三年。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如果成为大校军衔,至少也是副师级或正师级,也就是说担任副师长、师长等职。

1959年,已经师28军炮兵副军长的,在军衔晋升时遇到坎。原来在1954年在军事学院学习期间,身患重病无法学习、工作,此后几年里一直以休养为主。因为他两次被通知病危,可想而知情况多不乐观。



在二次晋升时也是有标准的,首先本人需要在岗位上,在1955年授军衔后的工作中作出一些成绩。他此后几年主要是休养为主,职务虽然可以,但成绩不突出。南京军区炮兵司令、政委去看望他时面有难色说他级别由准师晋升为副师,但不符合大校条件。

因为身体持续不见好转,工作无法继续,只能是停止工作休养。从1960年休养到1965年,最终在1965年45岁时离休,成为干休所最年轻的离休干部。

没有紧张繁忙的工作,一边休养,一边治疗,身体反而逐渐好转,一直到九十多岁。谁能想到三十多岁两次病危后化险为夷,还成为长寿老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