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网约车久了,相信大家手机里都有一些没付款的订单,少则十几块,多的上百块。短一点的几个月没付,长的几年都等不到乘客付款。

一些司机为了能收到钱,在车里贴上了温馨提示,提醒先付款后下车。碰到那种代下单且金额较大的单子,很多司机表示,不付款坚决不让下车。大家之所以这样做,实在是被薅羊毛薅怕了!


现在坐霸王车的乘客太多了,平台们为了让乘客有更好的乘坐体验,基本上都是先坐车后付费,于是就有人叫完之后不付款,薅完一个平台再薅另一个平台,薅完手机号就不用了。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某宝、某鱼等平台发布代叫服务信息,以5折左右的价格吸引客户。接着,使用越狱苹果手机和分身软件批量注册网约车账号。对于价格较低的订单,代叫者使用一次性号码叫车后不付款,利用平台垫付机制获利;对于价格较高的订单,则通过技术手段规避预付费。整个产业链包括黑号交易、软件销售和号码批发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灰产猖獗,受伤不只是平台和司机,乘客也遭殃了。最近,有乘客反映在平台下单时,发现一笔并非自己下的 45 元未支付订单,且无法取消,导致其无法正常打车。


类似的情况在上海也发生了一起,一名网友发帖称自己偶然发现家中老人机上有大量未支付网约车订单,金额高达 2500 元,所幸未开通免密支付。这些订单金额不菲,最高一笔达 559 元,且按照网约车平台普遍规定,存在历史未支付订单就无法下单叫车。



对此,有人表示,这种情况应该就是手机号上一任主人的订单,app和微信双端互通,app把账号顶掉了,但是微信小程序账号还在上一任主人那,他用小程序打的车。


不仅如此,有师傅反映除了会碰到“未支付订单”外,自己前几天注册司机端的都注册不了。系统提示其身份证名下有一个账号,但司机表示他从末注册过什么快车司机,打客服电话就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现在连身份证需要刷脸认证都能盗用,真的是细思极恐。


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可能是手机号码的再分配。原手机号用户使用网约车平台后留下未支付订单,当手机号重新分配给新用户时,这些历史欠费订单便关联到了新用户的账号上,所以乘客出现了无法下单的情况。

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不用着急。针对“二次号码”历史账号未解绑问题,工信部正指导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共同推出“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实现对历史互联网账号的一键解绑,也包括滴滴等APP。目前,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服务平台均已上线“二次号码焕新”服务。


这意味着,当司机或乘客遇到因二次号码导致的历史订单未支付、账号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时,可以通过该服务尝试解绑原手机号关联的网约车账号,从而摆脱因前任号码使用者遗留的未支付订单等造成的困扰,让新号码使用者能够正常注册和使用服务。

当然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网约车平台更要完善自身机制,一方面,在订单开始前,平台会更加明确地向乘客展示行程费用详情和支付要求,同时加强对乘客的信用评估,对于有逃单等不良记录的乘客进行风险提示或采取限制措施。例如,对多次未支付车费的乘客,平台会暂时限制其下单功能,要求其处理完未支付订单后才能继续使用服务。另一方面,平台也在探索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除了传统的先乘车后付费模式外,推出预付车费的选项,乘客在乘车前先支付费用,到达目的地后无需再次操作支付,这样既避免了乘客逃单的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司机的权益。

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遇到不付钱的乘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