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足百病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疲倦乏力、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女性还可能伴随月经量少、周期紊乱,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新加坡丘保润医师指出,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中翳调理讲究 "虚则补之",通过饮食、穴位、中药及生活习惯的综合调整,能有效改善气血状态。
首先推荐大家可补气血的食疗方子:
食疗是补气血的基础,建议多吃 "两红两黑" 食材:红枣、红豆健脾养血,黑豆、黑米补肾益气。
经典药膳方:黄芪当归乌鸡汤(黄芪 15g、当归 5g、红枣 3 颗炖乌鸡),黄芪补气升阳,当归养血活血,二者搭配堪称 "气血双补黄金组合"。
另外还可配合穴位按摩,激活气血运行的开关
血海穴(屈膝,髌骨内上缘上 2 寸):健脾养血,拇指顺时针按揉 30 次
足三里(外膝眼下 3 寸):脾胃经要穴,握拳敲击至局部发热
三阴交(内踝尖上 3 寸):肝脾肾三经交汇,拇指按压时有酸胀感最佳
丘医师特别提醒,按摩时配合均匀呼吸,晨起后、晚睡前操作效果更佳,孕妇需避开三阴交。
"调理气血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顾护脾胃。" 丘保润医师提醒,现代人常因节食减肥、过度熬夜损伤气血,调理时应先从改善脾胃功能入手,再逐步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