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为打破学段壁垒,加强教学衔接,构建“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思维贯通教育生态,提升数学教学质量,2025年5月7日,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以“思维接力,共生共进”为主题,在瑞泉中学成功举办小学初中高中跨学段联合教研活动。

临渭区教体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王玉新,渭南市教科所教育评价室主任李亚珍,以及区教体局、教研室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来自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共计二百多名数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观摩了三个学段分别推出的一节数学公开课,共同探讨跨学段数学思维培养与教学衔接的新路径。


王玉新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关键阶段。教研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必须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根本任务。王局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刻认识跨学段教研的战略价值,以更高站位扛起育人使命;二是精准把握跨学段教研的实践路径,以更实举措提升教研实效;三是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使命,以更足干劲展现责任担当。


启智启蒙,字母开启代数新篇

小学课堂上,来自小寨小学的刘慧娟老师展示《字母表示数》一课。她从“具体数字”到“文字表示”再到“字母符号”,层层递进,为学生打开了代数思维的第一扇窗。古诗情境更是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整节课学生在思考中发展,在思考中提升,感受字母在数学表达中的简洁和一般性,学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未知的数。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思考,认真聆听,大胆表达,在合作中学习,交流中发展,补充中提升。这节课如同点亮一盏明灯,为孩子们开启了数学抽象思维的大门,为他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数学思维接力的第一步。


承上过渡,函数架起衔接桥梁

瑞泉初级中学的姜玉婷老师讲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函数》。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汽车加油时金额随着所加油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及汽车行驶时行驶里程随着行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引出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模型函数。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以及小组合作等活动,对三个情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共同特点,抽象出函数概念,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初步认识函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搭建起一座从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桥梁,助力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深化拓展,概念引领思维进阶

瑞泉中学穆立力老师以高中“函数的概念”为核心开展教学。通过“复兴号”列车运行、气温变化图等生活实例,抽象数学定义,引导学生剖析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并运用集合语言精准构建函数概念的数学模型。课堂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例如通过中国高铁发展案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情怀,结合实例强化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素养。通过小组探究、实例辨析等环节,深化初高中数学衔接,为跨学段教研协同提供了生动实践,实现数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思维高度与深度。这节课犹如一把钥匙,为学生打开高中数学函数领域的大门,引领他们在数学思维的更高层面上探索前行。


研讨交流,共话教育共生共进

课后,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围绕三堂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充分肯定了此次跨学段联合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认为三节课既体现了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与要求,又实现了知识与思维的无缝衔接。这场研讨交流犹如一场思维的盛宴,促进了不同学段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法。

李亚珍主任对本次活动做点评指导。她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举办的价值和意义,对三位老师的课堂逐一点评,为大家的后期改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明确的方向。

本次“思维接力,共生共进”跨学段联合教研活动如春风化雨,以思维为经、学段为纬,将学段数学教育的“孤岛”连成全学段数学教育的“大陆”。未来,临渭区教育人将以“共生者”的智慧深耕课堂,以“接力者”的担当薪火相传,让教育从“知识传递”迈向“思维觉醒”!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们的成长与未来铸就更加坚实的基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