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2025年全市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
今年我市实施30件民生实事,
全市计划安排资金100.97亿元,
同比增长2.33%。
一、优化儿童关爱服务,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一)为全市2.29万名新生儿提供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并为脱贫县(市、区)1.65万名新生儿再提供两种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为1.6万名新生儿再提供听力障碍免费筛查。
(二)支持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利用公办幼儿园相对富余资源改扩建一批托班,新增托位680个,逐步提高公办托位比例,降低群众托育成本;新建或改扩建2所公办幼儿园,满足群众对公办学位的需求。
(三)支持全市9个县(市、区)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滑动查看
二、拓展养老服务内涵,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一)支持开展多种模式老年助餐服务,在3个县(市、区)依托中央厨房等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依托现有餐饮店开展社会化助餐服务,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用餐需求。
(二)实施助老帮残关爱计划,持续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上门服务2.1余万名居家失能老年人;依托有条件的3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开辟照护专区,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
(三)为4367户有适老化改造需求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当补助,满足老年人生活起居安全需要;为7.63万名65岁及以上城乡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紧急呼救、防盗等其他服务功能,守护老年人平安。
(四)实施“天府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发挥所学所长,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关爱青少年,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支持老年大学开展开放性社会化教学试点,扩大老年大学的学位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
(五)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惠及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181.91万人。
△滑动查看
三、加大惠残扶残力度,完善助残保障条件
(一)调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将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20元、90元,惠及10余万名残疾人。
(二)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试点建设智能化康复中心5个,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在家门口提供优质康复服务。
(三)实施146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高困难残疾人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四)为925名0至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让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滑动查看
四、赋能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一)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3个,既有住宅增设或更新电梯735部,惠及1.1余万户居民。
(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7000套(间)。
(三)优化主城区城市功能照明,更换580盏路灯灯具、完成老化路段电缆更换及线路维护、修剪行道树,提升现有路灯照明效果。
(四)实施老旧燃气管道及相关市政设施更新改造工程9个,保障居民用气安全,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滑动查看
五、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交通出行体验
(一)支持1428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建设幸福美丽乡村路76.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28.4公里,改造农村隐患桥梁2座,打通“断头路”,畅通交通物流网络。
(二)优化主城区老旧小区、商圈、医院、体育场等区域周边停车位资源,增设固定停车泊位和潮汐停车泊位3600个。
(三)开展主城区重点学校周边交通治理,完善20所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
(四)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为市辖城区两轮车免费粘贴反光标识,增设不礼让行人抓拍电子警察系统,调整部分公交站台位置,设置道路中央隔离护栏,优化改造城区道路交通设施。
△滑动查看
六、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推动医疗资源共享
(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服务,选派297名医疗专家,开展支援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动。
(二)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举行基层义诊36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巡回医疗36场、精神卫生疾病专项义诊18场、先心病和眼部疾病筛查进校园27场、基层疾控业务指导36次、基层母婴安全业务指导18次。
(三)实施中医药惠民工程,建设3个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4个县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培训县级师资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人员480人,让群众就近享受便捷中医药服务。
(四)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买非处方药试点的县(市、区)和药店覆盖面。
(五)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市常住居民免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滑动查看
七、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兑现落实支持和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
八、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提升589个工会驿站服务能力,建设1个“暖心之家”,支持和引导购买职工互助保障、开展健康体检,满足劳动者多样化服务需求。
九、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分别提供生活补助、发放国家助学金,惠及11.8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
十、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下沉和远程共享,构建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智慧教育平台,改善边远地区和乡村等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逐步惠及全市49余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10余万普通高中学生。
十一、持续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十二、为脱贫县符合条件的1.6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十三、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峨边县、马边县的公办普通高中及部分初中学校,选派优秀支教教师29名,从受援学校选派25名“种子教师”跟岗学习,支持民族地区提升教学水平。
十四、为13周岁至14周岁农村适龄女孩和城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适龄女孩自愿接种国产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提供免费服务,为7.1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和城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适龄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服务。
十五、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惠及困难群众60余万人。
十六、持续实施法律援助惠民行动,依托法律援助机构,免费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法律咨询服务;为经济困难群众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2551件。
十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持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完成8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八、支持3397户农户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惠及1.1万余人。
十九、持续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支持第四批“乡村水务建设县”建设农村供水工程2处,提高5.5余万人的饮用水质量。
二十、新建和改造38座提灌站,新增和恢复农业生产用水面积1.52万亩。
二十一、对全市40个乡镇所涉村(社区)内部道路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十二、实施“满格天府”专项行动,在600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提升铁路、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水平。
二十三、试点建设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统筹优化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儿童游憩等功能,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开展基层“微网实格”培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二十四、实施“菜篮子”工程,守住“米袋子”,稳定保障供应。
新(改)建专业蔬菜基地3万亩;引进蔬菜新品种200个,示范推广蔬菜“三新”技术10万亩;培育100亩以上的生产主体100个,培育蔬菜产销主体10个。
二十五、聚焦群众就业、生活和消费需求,增设潮汐市场、便民摊区,规范市场秩序。
二十六、推进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与市场监管系统对接,提高学校、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水平。
二十七、规范住宅物业服务行为,修订出台新的服务等级标准,加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考核物业小区1031个,促进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二十八、推进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戏曲进乡村”公益性演出696场,实施非遗传承惠民行动,免费开放457个文化场馆,保障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二十九、增加体育服务供给,建设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3个公共体育场馆,鼓励学校利用非教学时间开放体育场地。
三十、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完成隐患点治理8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 | 南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