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兵团曾经最年轻的军长,55年时被授予少将,88年百分百有机会被授予上将,他却提前放弃了这个机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又是什么样的境界呢?



此人就是谢振华,他与众多开国少将相比,资历无疑耀眼。

谢振华,原名谢振泮,1916年出生于江西崇义一个贫农家庭,13岁时,尚且年幼的谢振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两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长征时期,谢振华作为红军战士,各种艰苦卓绝的场面一场也没落下,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等。



1934年,谢振华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的团政委,这一年他才1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红军政委。

令人感慨的是,此后,谢振华的军职在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晋升,这是否公平呢?要知道,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都是一同出任政治委员。

这也是谢振华1955年没有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最主要原因。



谢振华没有抱怨,踏踏实实做事,努力提升自己,解放战争开始后,谢振华的职务水涨船高,从军分区副政委,逐渐升职到了军长,成为了三野最年轻的军长之一,实力毋庸置疑。

谢振华在哪里担任军长呢?第九兵团30军的军长,这是宋时轮将军率领的兵团,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狠狠地教训了美军。

另外三位军长,分别是:刘飞、聂凤智、张克侠,1955年大授衔时,聂凤智和刘飞都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张克侠由于不在军队单位了,未授衔。

按理来说,谢振华也应该授予中将,可惜,他仅仅被授予少将,显然让许多人觉得“低配”了。



面对自己被授予少将,谢振华从不抱怨,看得很开,他明白,和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已是万幸。

1982年百万大裁军时,昆明军区被划入成都军区,谢振华原本有机会担任更高职务,意味着两三年后的授衔,百分百被授予“上将”军衔。

谁料,谢振华选择了退后一步,他的一句话至今让人动容: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

谢振华强烈推荐傅全有为成都军区司令员,只因此人能力强、年轻,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符合军队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的新要求。



当时,邓公准备派谢振华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这是个不错的去处,这一职务依然能获得授予上将的机会,可是,谢振华给出的回复:想做好精简整编的工作。

要知道,精简整编工作,可是得罪人的,下来的将士们情绪很大,偏偏69岁的谢振华扛起了重担。

这种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选择,是许多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境界,令人敬佩。



因此,时隔33年,谢振华又丧失了获得上将军衔的机会。

其实党内像谢振华这样的人物很多,他们选择放下的,不仅仅是军衔,更是个人荣誉背后的虚浮,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做事,宝贵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