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6日,一则高校保送名单的公布将两位“跳水名将”推上风口浪尖。
18岁的全红婵被保送211院校暨南大学,而19岁的陈芋汐则是进入985高校同济大学。
同为“奥运三金得主”,全红婵和陈芋汐跳水实力不相上下,私下关系也情同姐妹。
但如今却因为被保送学校的问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运动员上大学!
作为跳水届两颗冉冉升起的“两颗明星”,全红婵和陈芋汐无疑被无数目光锁定。
不得不说,在跳水方面她们的成绩的确优秀,但我们向来讲究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一味的训练可不行,到了一定时机,还是要进到校园里面念书学习的。
国家为了给予运动员们后代,每年都会从运动员中选出一批优秀人才,提供高校保送资格。
这不,就在昨天,2025年运动员保送高校的名单也新鲜出炉了,其中就涉及到了两位“跳水名将”的归宿。
全红婵作为“国民闺女”,她的去向自然备受关注,只是,令大众有点失望的是,全红婵妹妹也就只是被保送到了广东的一所211——暨南大学。
相比之下,陈芋汐被保送的985同济大学却显得有些格外刺眼。
对此,有不少网友感到疑惑,全红婵的成绩那么优秀,为什么陈芋汐保送的大学要比全红婵的还要好一些呢?
要知道,全红婵近几年来可是战功赫赫,她曾先后包揽女子10米跳台世界冠军、女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
虽然在最近几次的赛事中,全红婵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稍微有些力不从心,名次仅次于陈芋汐,但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衡量,全红婵的实力几乎都是不容置疑的。
不得不说,全红婵的实力确实不可否认,但陈芋汐也没有比全红婵差到哪里,甚至在某些方面,陈芋汐或许更胜一筹……
究其原因
陈芋汐与全红婵的人生轨迹,早在小时候就已经埋下分岔的伏笔,生于上海知识分子家庭的陈芋汐,父母分别任教于高校和国际贸易领域。
这种精英家庭不仅为她提供了更优质的训练资源,还通过浦东双语学校的系统培养、国际赛事交流及私人英语辅导,为陈芋汐提供了文化方面的保障。
在同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选拔中,英语六级证书的硬性要求成为了陈芋汐的隐形优势,面对镜头,陈芋汐能够轻松地讲出一口流利的英文。
相比之下,在英语方面一窍不通的全红婵就显得逊色不少,甚至在某些大型场合显得十分拘谨。
从湛江农村走出的全红婵,她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务农务工,家里的所有开支也只能依靠一点微薄收入来维持。
小学时期,全红婵的文化课成绩并不理想,直到7岁时,才被教练发掘出了跳水天赋。
尽管后来成为了奥运冠军,但对于全红婵的家庭来说,她的父母显然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额外教育,导致在“文化课”这方面全红婵存在明显的短板现象。
但全红婵所保送的暨南大学,刚好与广东跳水队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正好为像全红婵这样文化课薄弱的运动员提供了帮助。
你别看高校保送看似是以竞技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但实际上高校的参考标准远不止于此,学术方面的差异在全红婵和陈芋汐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陈芋汐能用流利英语接受国际采访,反观全红婵却因“大字不识几个”的调侃陷入舆论之中。
而在最近的运动会赛场上,全红婵的表现也明显不如陈芋汐。
在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上,全红婵因为赛程排的过于密集,导致体力不支,最终以20分的差距次于陈芋汐之下。
随着身体的不断发育,在过去两年内,全红婵身高增长7厘米、体重增加14斤,“水花消失术”对于发育后的全红婵没有优势,不少跳水动作也会因为身体的变化产生影响。
但反观陈芋汐,却凭借更稳定的身体条件和体能,仍然持续保持竞技状态,稳定的发挥致使她在最近几次的比赛名次都比全红婵略胜一筹。
或许这些就是全红婵为何无缘985院校的缘故吧。
但对此,有些网友却透露,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其实是自己选择的,毕竟作为运动员,他们了很小就离开家乡,长大自然还是希望在自己家乡读书。
暨南大学作为广东的211高校,自然也是名列前茅的,在自己的家乡读书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或许陈芋汐选择同济大学也是意在于此吧。
两所大学的培养方向不同,全红婵和陈芋汐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选择,不管上哪所学校,相信他们未来都能够学有所成。
让我们一起期待大学生全红婵和大学生陈芋汐吧,也期待未来她们在运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