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浦老城厢城市更新项目先行示范区开放仪式顺利举行,青浦区文物保护点——南门街85号行素堂黄宅成为首家向居民开放的展示馆。这座始建于1912年(民国元年)的院落式民宅,由青浦富商黄福如、黄杏南父子营建,以“一井一埭一花园”的布局,融合海派石库门与中式建筑风格,成为老城厢历史风貌的重要地标。










如今,经过修缮的黄宅化身历史展示馆,以“未来规划、历史故事”的双层展陈格局,成为解码青浦老城厢的文化窗口。步入一楼,六个板块依次将青浦老城厢的历史徐徐展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多种展陈形式相结合,老上海石库门配色相得益彰,青石花砖、木饰面与墨绿棕橘色调交织,既保留建筑原真性,又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再现老城厢韵味。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存储器”,更是未来的“展望台”,通过“一核两轴三片五门十三景”的规划蓝图,老城厢“焕活城厢魅力、再现江南意韵”的愿景跃然眼前。来自老城厢居民捐赠的旧物也在此展示,每一件旧物都承载着老城厢的独特记忆,让历史与现实在此刻衔接。



二楼以“折子装”“江南建筑叠影”等文化符号为背景,串联起河浜水系、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的变迁脉络。来自福泉街、县前街等老街的旧物静静陈列:1966年的粮票、银镯子、自行车税牌,或是来自乾寿街的砖瓦、宝庆街的收音机……每一件都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印记。居民参观时感慨:“看到这些老物件,就想起小时候在街头巷尾奔跑的日子,街坊邻里的烟火气仿佛就在眼前。”








青浦作为上海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1300年的城市发展历史。老城厢作为青浦历史文化的核心承载区,不仅留存着丰富的历史建筑,更维系着城市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基因。

在老城厢城市更新进程中,展示馆通过分体式展板、多媒体影像等现代展陈手段,实现历史文脉与当代表达的创新对话。以行素堂黄宅为代表的文物建筑,通过“活化利用”模式,既成为文物保护典范,更转型为“业态创新、场景赋能”的实践载体,同时承担着青浦老城厢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的展示功能。未来,青浦老城厢将将围绕“最江南”文化特色,打造集历史体验、生态宜居、产业焕新于一体的城市更新实践区,让百年老城厢在保护中焕新,在传承中发展。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免费

记者:周金逸

摄影:周金逸、赵逸哲

视频:赵逸哲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郭苗苗(首席)

终审:余民(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