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陈培闯 通讯员 陈青坡
诚信,连着历史与未来,也是跨越国界的语言。
5月6日,位于河南新乡的中原诚信博物馆,迎来了“一带一路”国家的41名留学生,沉浸式参观学习“诚信”文化,用“诚信”架起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
留学生们从甲骨文、青铜器中的篆刻以及历史典故和器物中,领会中华民族“一诺千金”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兴国之基,还是国与国交往的基石,中国围绕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让留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大国形象。
“我相信,诚信的力量可以让不同国家的人们真正成为朋友、伙伴,”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安心感叹道:“这次参观让我明白,诚信不是口号、行动。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中国用行动证明,诚信让世界更紧密、更美好。”
巴基斯坦留学生王丽告诉记者,在乌尔都语中,诚信的意思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我的祖国巴基斯坦也崇尚诚信,这种诚信超越国界,用行动说话。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需要诚信。”
在参观之后,塞拉利昂留学生冯雅文认为,诚信从小事做起,比如诚实完成作业,不作弊。学医的她,也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信任是医学的基石。让我们成为以诚信治愈病患的医者。”
中原诚信博物馆馆藏、陈列展品300余件,涵盖石器、票据等九大类,一件件实物讲述着一个个诚信故事。通过沉浸式参观,留学生们与中国诚信文化进行深度对话。
“坚持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力行,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参观结束后,41名外国留学生集体宣誓“讲诚信”,并用母语写下“诚信”,让诚信文化从典籍中走进现实,汇聚成“诚信无国界”的共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原诚信博物馆长邓志军向留学生们捐赠图书《诚信中国》。
“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为人之本,兴国之基,”中原诚信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孙晓敏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活动,吸引留学生参观学习诚信文化,让中外诚信文化互相交融。下一步,我们将通过馆馆联建、馆校联展,让诚信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影响世界。”
编辑:陈培闯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