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东加里曼丹警方当地时间5月3日表示,一名30岁的中国游客在东加里曼丹卡卡班岛潜水时失踪,现已被发现溺亡。
取材网络
这位30岁的姑娘叫张晓涵,在当地潜水时不幸遇难。而她随身带的运动相机GoPro,恰好拍下了最后时刻的画面,这段视频曝光后,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GoPro,说它是“夺命三秒”的元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0:01/01:49
为捞相机,她消失在深海
张晓涵是个喜欢旅游、热爱潜水的年轻人。对她来说,潜入海底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海底有五颜六色的珊瑚,成群结队的小鱼游来游去,每次潜水都像一场冒险。今年五一假期,她来到印尼,想在这片清澈的海域里多拍些漂亮视频,分享给朋友。
那天,她跟着潜水团队下了水。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她戴着GoPro,一边游一边拍,对着镜头笑,海底的阳光照在珊瑚上,鱼群围着她打转,画面特别美。可谁也没想到,意外突然发生了:她的GoPro突然从身上掉了下去,朝着海底快速沉下去。
这个相机对她很重要,里面存着这几天的潜水画面,还有她在海边的开心瞬间。她没多想,就想潜下去把相机捞回来。当时,带她潜水的教练看到她的动作,急忙打手势让她别去,因为这里的海底有暗流,而且87米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普通潜水的安全范围,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下去也很危险。但张晓涵可能太想拿回相机了,她比划着“我再试试”,就朝着相机掉落的方向游去。
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她刚往下游了一会儿,一股很强的暗流突然冲过来,一下子把她卷进了深海。从GoPro的画面里能看到,她拼命摆动胳膊想游出来,但水流太急了,几秒钟的时间,画面就变得一片混乱,最后只剩下海水晃动的模糊影子,她的身影消失在了黑暗里。
取材网络
87米深海,打捞有多难?
等了很久,张晓涵都没回到水面,一起潜水的人这才发现不对劲,赶紧开始找她。当地的救援机构接到消息后,派了专业潜水员和船只过来帮忙。但87米的深度,对普通救援来说太难了,这个深度已经属于“技术潜水”的范围,需要专门的装备和训练,而且海底光线暗,水流又复杂,潜水员下去一次特别危险。
救援人员一次次下潜,在海底摸索了很久,终于在87米的地方找到了张晓涵,但她已经没了呼吸。让人难过的是,她的手还紧紧攥着那台GoPro,好像到最后都没放弃拿回相机。当她被打捞上来时,周围的人都沉默了,谁也没想到,一次开开心心的潜水,会变成这样的悲剧。
取材网络
GoPro真的“夺命”吗?
张晓涵的GoPro视频曝光后,网上很多人讨论:“是不是GoPro害死了她?”有人说,这种运动相机让人只顾着拍照,忘了危险;还有人说,“夺命三秒”的说法太吓人了,到底有多少人因为追相机出了事?
但冷静想想,GoPro只是个记录工具,它能拍下美景,也无意中记录了悲剧。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张晓涵自己对危险的判断上。每个学潜水的人都知道,潜水时最重要的是安全,遇到设备掉落这种情况,教练都会反复强调“放弃物品,优先保证生命安全”。而且,87米的深度远远超过了普通潜水的安全范围,那里的水压很大,暗流也多,就算是老手也不敢随便下去。
其实,类似的潜水事故这几年不少。比如2024年,有外国游客在印尼为了追拍鱼群丢了性命;2025年,也有中国游客因为没遵守潜水规则出了事。这些事都说明,潜水时一时的冲动或者大意,可能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取材网络
这些教训必须记住
张晓涵的事,让很多喜欢潜水的人心里一紧,也让大家开始重新看潜水的安全问题。首先,潜水前的培训很重要:普通的“休闲潜水”,一般最深不超过30米,而且必须有教练跟着;如果想挑战更深的地方,得专门学习“技术潜水”,考更高级的证书,还要学会用专业装备。
其次,潜水机构的责任也不小。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可能会隐瞒风险,或者安排的教练不够专业。比如张晓涵去的潜水点,虽然很受欢迎,但出事时附近没有足够的救援设备,教练也没能及时拦住她。这说明,选靠谱的潜水公司很关键,出发前一定要问清楚他们的安全措施和救援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技术多好,潜水时都要对大海有敬畏心。设备掉了就掉了,景色没拍到就算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遇到突发情况时,冷静下来听教练的指挥,比什么都重要。
张晓涵的家人现在一定特别难过,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她的悲剧也给所有喜欢冒险的人提了个醒:不管是潜水、登山还是其他高风险运动,“安全”两个字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再美的风景,再珍贵的记录,都比不上活着回来重要。
(文中人物为化名,部分细节根据公开报道整理,潜水安全需始终牢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