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百万大军,从冰天雪地的东北一路所向披靡,打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创造了无数经典战役,为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东野在很多军迷心中的地位很高。
可能东野的粉丝对东野带有光环效应,东野的部分战绩,网络上存在不少选择性的宣传,尤其是城市攻坚战。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文章:
写东野的锦州战役,10月14日攻城,东野千门火炮齐鸣,配合步兵突击,迅速瓦解守军防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搞定了,非常有气势;
写天津战役,东野攻城兵力达到了34万人,大炮1500多门,还有一定规模的坦克装甲部队参战,29小时攻下。
但其实,这些说法带有一定的粉丝滤镜,说东野攻城,只从发起总攻时间算起。打锦州只说一天左右就拿下锦州,不说外围打了多久。打天津也是这样,外围打了十几天不算,只算最后总攻花了29小时拿下天津。
历史应该是非常严谨的,带有倾向性地选择历史支撑信息,有可能带来的结论是错的。真正要论起攻城速度,还是华野更胜一筹。
四大野战军,东野的实力确实最强。
1947年5月,毛主席发报给四野林总,开头就提到:“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言下之意,就是你们东北经济上、兵力上都很强了。
1948年初,东野共计12个主力纵队,50万人,炮兵纵队,铁道纵队,还有30个独立师,总计70万可以使用的野战部队;而国民党部队郑洞国、卫立煌、范汉杰三个集团加起来总计有55万人。
因此,东北野战军实力就已经远超敌人了,东野也最早有实力对国民党的大城市开展围攻,即在拿下四平后,东野围攻了孤立无援的长春。长春守军只有两个军五万人左右兵力,但东野攻城半年拿不下,长春牵制东野数十万大军半年多。
此时敌人都已经准备撤出东北,中央催促发起大决战尽快解决东北敌人,结果拖了9月份,林总南下打锦州还是犹豫不决,都到锦州附近了,又想回去打长春,摇摆不定。
气得毛主席发火了,怒斥林总:这个林彪胆子太小。最后只有在电报里直接命令:“你们应……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
最为重要的是,华野在1948年9月份用八天时间就攻克济南,我们要知道济南战役是1948年9月16日发起,5天时间外围扫荡,3天时间总攻破城,9月24日结束,攻城速度非常快,这也是我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我们要知道东野在1948年3月就开始围攻长春,到济南解放的时候,长春还没解放。
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终于使林总下定决心打锦州,切断敌人南撤之路。东野主力九月初就南下到了锦州附近,比华野开始进攻济南还早几天,但攻克锦州已经到了10月15日,比华野攻克济南晚了20多天。
总的来说,华野的攻城速度极快,而且注重减少城市破坏,攻下洛阳只用5天,攻下开封也只用5天,攻下大城市上海只用16天,在攻坚战术上为解放军后续的大城市作战(如渡江后解放东南沿海)提供了关键经验,尤其在保护基础设施与快速突进结合上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