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是我们人体最容易感受到的病邪之一,“风为百病之长”,绝大部分病症的起因,其实都与它有着重要的联系,虽然风是春季的主气,但风气淫胜,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出现,只不过是在春季更为常见罢了,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而且无孔不入。

当风邪顺着我们的腠理进入体内时,就会很容易诱发病症,其中,最常见的病症就是中风,在中医学范畴中,中风有真中和类中的区别,存在中脏腑和中经络的差异。风邪进入体内的经络,便会导致体内的气血不通,经脉也会因此失去濡养。



其实,中风病症就是因自身正气亏虚,风邪趁虚而入,所导致口眼歪斜病症,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也曾提到过,当体内的气血虚弱不能正常濡养经脉时,便会导致手脚的经脉不能正常运动,舌头僵直无法正常言语。风邪散见,善行而数变,风邪最开始侵犯经络的时候,往往会使诸多经脉同时受到干扰,病情变化多端,所以,在治疗上,往往以祛风通络为主,同时兼以活血宣痹,养血益气。

而在众多的中药方剂里,刘完素的这个经典方剂,就是治疗或缓解此病证的常用方剂,在临床上也备受医家青睐,它便是今天的主角——大秦艽汤。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所创立的大秦艽汤,不仅能够祛风通络以治标,更能活血益气以治本,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奇效良方。

大秦艽汤有着祛风清热,养血活血的功效,通常被用来治疗血虚受风,风邪初中经络所导致的口眼歪斜,整个方剂中的药物配伍偏多,包含了秦艽、川芎、川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川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黄、熟地黄以及细辛这16味中药,属于药物配伍较多的方剂,所以,在用量上,都算不多。



其中,秦艽的用量偏重,因为该药具有祛风通络的效果,同时再加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温的药物加以辅佐,可以增强其祛风散邪的能力。

治疗风邪的药物大多具有燥性,会很容易伤及体内阴血,而且患者出现的口眼歪斜、舌头僵直等症状,多是体内血虚不足,不能正常濡养经脉所致,因此,就需要配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等药物,来活血养血、补血养筋,经脉疏通了,风邪自然就容易被消散,同时,这些药物的温润之性,还可以防止风药的温燥,避免耗损体内更多的阴血。

脾脏是我们体内的气血化生之源,因此,此方还用到了白术、茯苓、甘草来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而生地、石膏、黄芩能够清泻内热,很适合风邪不散郁而化热的患者。纵观整方,虽然使用到的药物数量较多,但做到了疏散和养护相结合,邪正兼顾,共同发挥着祛风清热,养血通络的功效。



本方剂中的辛温发散药物居多,而且中风存在内风致病和外感风邪致病,而该方剂主要针对的就是外在风邪所导致的病症,因此,对于内风扰动所诱发的口眼歪斜患者来说,此方剂并不适用,在使用前,需要辩证病情,谨慎用药,以免因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