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老槐树下的木秤又晃起来了。



王大爷拽着孙子坐木凳,秤砣朝外挪三分:"长肉才扛晒!"穿红褂的丫头举着彩蛋跑过,蛋壳相撞的脆响里,夏天突然近了。今年立夏是下午1点56分。

老辈人嚼着蚕豆念:"上午立夏凉飕飕,下午立夏热死牛",这话在田埂上飘了几百年。



手机弹出天气预报:江南华南未来十天雨连连,可老张蹲在秧田边直皱眉——水多了烂根,日头少了灌浆慢,收成到底看哪边?

市集上樱桃青梅堆成小山,穿堂风裹着新麦香。穿汉服的姑娘举着斗蛋拍照,卖菜阿婆嘟囔:"现在娃只晓得玩蛋,哪懂'立夏见三新'是敬土地爷?



"但菜筐里的嫩蚕豆还是抢得快,老规矩藏在菜叶子里,一代代往下传。最揪心的是天。

贵州老李望着大晴天直叹气:"立夏不下雨,稻田干成皮",可湖北老陈盯着黑云犯愁:"雨多了麦要发霉,节气脾气咋越来越难猜?"气象局说全球变暖打乱老规律,可地头的人仍信"该热不热,五谷不结",日头和雨水,到底谁才是庄家的真朋友?



秤人摊子围满了人。穿堂婶把秤砣甩得哗哗响:"去年八十二,今年八十四,老姊妹们快上秤!

"小年轻笑这是封建迷信,却偷偷把体重数字P大两斤——老辈人的吉祥话,藏着对暑热的怕,更藏着对平安的盼。夜市里冰奶茶卖得火旺,穿堂风却带着凉意。中医馆贴着"立夏养心"的告示,穿白大褂的大夫摇头:"冰棍灌多了脾胃虚,老祖宗说'忌贪凉',比空调遥控器管用。



"可年轻人抱着奶茶刷手机,谁记得"午间小憩养阳气"?

老规矩像褪色的春联,贴在门框上,却慢慢淡在日子里。



田埂上的蚯蚓钻出来了,蝼蛄在草窠里叫。农技员开着三轮车讲科学种田,却也在立夏这天给拖拉机挂红绸:"老讲究不是迷信,是人和土地的交情。"老张摸着灌浆的麦穗笑了:天气预报说下周升温,管他下午立夏热不热,该浇水时浇水,该补苗时补苗,土地从不会辜负流汗的人。

夜里的风带着潮气,远处传来雷声。

王大爷望着天说:"立夏有雨是丰年",这话和木秤一样老,却在每个夏天的开头,让地头的人心里有了盼头。手机又弹出消息:明早有雨。

可老张没看手机,他盯着秧田上的薄雾,想着天亮该去撒把肥——节气是老祖宗的日历,每一页都写着人和土地的交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