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过立夏,感觉人的身体和胃口都偷偷跟着换了季。这不是我自己感叹瞎唠嗑,是肉眼可见的变化——家里冰箱开始满满当当的蔬菜,饭桌上的汤品也明显"清凉感"增强。我一度疑惑,怎么蔬菜和汤还能跟季节这么紧密挂钩?后来慢慢发现,咱中国人的智慧真不是盖的,抓住时令吃饭,身上那股轻快劲儿真不是别的东西能给的。


先说蔬菜,市场门口的大姐去年秋天还在卖红薯、南瓜,五月一到摊上一水儿绿油油的瓜果叶菜。我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阿姨,这些菜咋突然都便宜了?”阿姨一边摘豆角一边笑着说:“夏天当天地产的菜多哇,怕放不住,便宜卖还新鲜!”我一细算,还真是那么回事。像黄瓜、苦瓜、丝瓜这种,到了立夏以后价格蹭蹭降,从两三块一斤到六七毛都有,买起来都不用心疼钱包。

最爱当属黄瓜。论解暑爽口,黄瓜是鼻祖级。小时候趴在弄堂口,一根黄瓜冰镇剁碎配点蒜泥、酱油,立马暑气全消。我还专门查了下,原来黄瓜含有95%的水分,还有丰富钾离子,是夏天补水首选。性价比超高,买来可以直接生吃、炒菜、凉拌、做酸辣黄瓜,怎么弄都不累。


再来就是苦瓜。很多朋友说怕苦,但我真是苦瓜死忠粉。夏天身体容易"发热起火",长痘痘、上火口渴,来盘清炒苦瓜,清热解毒特别管用。有一年我连续上火,家里老一辈就说吃“苦尽甘来”嘛,结果那个月脸上的痘都淡了不少。苦瓜价格虽然比一般叶菜贵点,但夏天集中上市,市场几块钱一大根,做个菜妥妥的一家三口分。


丝瓜也是立夏之后的常青藤。丝瓜蛋白含量高,维C多,而且很容易熟。闷点大蒜、加点虾仁或肉沫,清香软糯,老人小孩都喜欢。我特别喜欢把它炖成丝瓜蛋汤,入口比冬天的菜心还鲜。


西红柿这会儿突然香了起来。立夏之后的本地西红柿,大多皮薄汁多,酸甜度刚刚好。炒鸡蛋、炖牛腩还是生食沙拉都被我翻着花样来。最惊艳其实是西红柿拌糖(对没错,就是小时候那种吃法),夏天冰镇后一口下去,又甜又解渴,简直yyds!


豆角也不能少。立夏之后的豆角比春天的又粗又嫩,口感棒极了。无论是炒肉末还是焖饭、拌面条,都是夏天餐桌不可缺的“主力选手”。菜市场9毛钱一斤,买回家做道干煸豆角,连嗜肉如命的老爸都要抢着吃。


我觉得蔬菜虽然看着不起眼,但立夏时节的时令菜真的优势巨大。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地头新采摘、没怎么用保鲜剂,新鲜度别提多打动人了。有次头脑一热下单进口芦笋,好家伙闭眼买了几十块一小把,结果还不如家楼下新摘的黄瓜及豆角带劲。吃蔬菜还得顺着季节这条理儿来,根正苗红才最踏实。

说完菜,咱们聊聊立夏之后降温消暑的两款经典汤品。这两年我特有感触,夏天胃口再好也怕饭桌油腻,这时候来一碗汤,不管是清甜的还是微苦的,能让心情和胃都“透气”不少。

绿豆汤是我的标配。家里的老人夏天必须给我备两大盒绿豆,逢天热就开始炖。我一般会加点百合、薏米,绿豆和薏米一起小火慢熬,煮出来的汤味道醇厚,喝了不会腻。特别是冰镇一下,简直是“续命神器”。别人家喝奶茶,我怀里是绿豆汤,不怕拉肚子,还能养肠道。


再就是冬瓜海带排骨汤,这汤是我大学舍友安利给我的。她是南方人,说夏天老家必喝这个汤,冬瓜清热去湿,海带还能补碘,和排骨一起炖出来,汤色清亮、口感鲜香。肉吃到嘴里不油腻,汤喝下去全身都透心凉。自己做的话,市场冬瓜一大截才三块,海带四五块买一大把,排骨稍微贵点,不过一锅能全家喝两三天,巨划算。


选购汤料也有小窍门。像绿豆和薏米一定要去杂粮摊买新货,颜色翠绿或米白,闻着没有“陈味”。海带买现切的新鲜海带,表面有点黏糊的才好,冬瓜看“瓤”是不是细腻、有没有发软——发软的就是放久了。排骨一般选带点肋骨的,炖出来口感好还便宜。

我还踩过不少坑……有次嫌省事,在超市买了袋装的速溶绿豆沙,打开就一股甜腻腻的香精味,喝两口就腻歪。后来发现,自己熬汤其实一点不麻烦,材料简单还能根据口味随意加糖加料,最重要的是健康、放心。

有年的夏天我捣鼓着用苦瓜和排骨一起炖,结果选的苦瓜太老,苦味简直开挂,家人集体“嫌弃”……教训就是,选苦瓜要挑那种皮嫩、色泽翠绿的,切开里面籽还没全黄,这才是最佳口感。

我觉得夏天其实不用追求花里胡哨的菜肴,抓住时令、用身边新鲜的蔬菜和食材,哪怕清炒、哪怕清炖、哪怕简单一碗汤,都比各种复杂半成品健康畅快。希望这个夏天,你也能发现菜市场转角处的"新鲜惊喜",喝点好汤、吃点新蔬菜,安稳平和地度过每一个燥热的午后。吃得踏实,心情也跟着轻盈不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