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到睡不着,尿里还带血,去医院一查,竟然是结石!”今年2月,汪先生因肾结石前往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CT显示,他的左肾里长满了大小不一的结石,最大的有2厘米!更让人焦虑的是,由于脑梗长期服用抗凝药,医生告诉他,想要通过传统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俗称“打洞取石”,还得停药整整一周。这意味着,他要忍受腰部1cm左右的切口疼痛、肾脏的损伤出血,术后卧床1-2天、长时间住院……一想到这些,汪先生心里直打鼓。
就在汪先生忧心忡忡的时候,一位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的泌尿外科援藏医生赵阳带着“黑科技”来了!
赵阳医生提出的方案是——一次性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
什么是软镜?想象一条极细的“蛇形摄像机”,能顺着尿道钻进肾盏最深处,看清每一颗结石。
什么是负压吸引鞘?它像一支微型真空吸尘器,把碎石和粉末吸走。
二者合体,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安全、高效地清除结石,显著降低残石率,成为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有了“黑科技”的加持,赵阳医生也成功实施了迪庆州首例头端可弯曲负压鞘联合一次性软镜碎石取石术。
赵阳医生坦言:“以前这种情况,要么做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要么尝试软镜碎石,但至少需要2次软镜手术。现在用输尿管软镜结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一次就能把结石全部清除干净,且无切口”
手术时,赵阳医生熟练操作输尿管软镜,灵活弯曲,精准锁定肾上中下三盏的石头;激光碎石的同时,负压系统把碎石及粉末瞬间吸走。45分钟后,患者各个肾盏的结石全部粉碎并吸出体外,手术宣告结束。术后第1天清晨,汪先生尿色清,拔除导尿管后,能自主行走。当天下午,复查腹部X线:未见明显结石残留,随后出院——住院总计48小时。这就是首例头端可弯曲负压鞘联合一次性软镜碎石取石术的优势。与传统PCNL相比,切口从1 cm降到零切口,住院时间从5-7天压缩到2天,疼痛感由中重度锐减为轻度或无明显不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阳医生不仅自己开展手术,更是手把手地将手术操作要点传授给当地医生。截止目前,迪庆州已完成20多台同类手术。“这次手术不只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上海援滇智慧在高原的现实落地。”赵阳医生继续讲到,“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广一次性输尿管软镜联合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技术,建立远程会诊平台,让更多云南藏区同胞在家门口享受上海的优质医疗服务。”
其实,不仅是赵医生,迪庆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们不断刷新着当地医疗的"新纪录":2月27日,在当地院领导支持下,妇产科宋玮医生凭借精湛操作完成科内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切除,仅留脐部细孔便让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赢得同仁与家属赞誉;本月急诊中,儿科许旭医生奋力抢救1岁4个月重症肺炎患儿,两度心跳呼吸骤停仍助其脱机稳定,又在缺乏影像时敏锐判断12岁胃穿孔并即刻联动外科,争取黄金手术窗,家属感激不已;乳腺外科张旭医生则借远程MDT与瑞金乳腺中心共议,为疑难晚期乳腺癌患者制定精准方案,并在迪庆州创办首个乳腺专科门诊,让当地患者足不出州便享顶尖资源,三位医生以实力书写救治与创新新高度。嘉定院区心脏内科费梦懿护士携当地医院护士进行6次病房质控及危重症督查,并主导全院质控督查,发现问题即分析整改并反馈,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为瑞金援迪庆的医生们和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点赞,更为默默奉献的所有医务工作者点赞!
撰文:张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