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是夏季的开端,也是阳气渐盛、万物生长的黄金时节。中医认为“夏气通于心”,此时暑热易扰心神,导致心火过旺,出现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问题。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本草光华”团队提醒:“养心去火”是立夏养生的核心目标。
入夏之后,人们往往睡得晚起得早,易造成睡眠不足,增加午休可缓解精神倦怠。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所以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饮食方面,“本草光华”团队也提醒,应注意清热解暑、补充水分和营养,多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如西瓜、柚子、橙子、黄瓜、芹菜等水果和蔬菜,以及绿豆汤、冬瓜汤等汤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喝白开水、淡盐水、蜂蜜水等,也可以吃一些含水分多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蛋白质摄入,可以吃一些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以维持身体机能;少吃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消化不良。
立夏如何药膳养生,“本草光华”团队也做了推荐→
立夏蛋
· 材料:鸡蛋10个,香叶、八角、茶叶、糖、食用盐、酱油适量。
· 做法:鸡蛋洗净,水煮开后放入鸡蛋,中火煮十分钟,捞出,逐个敲破,备用;将香叶、八角、茶叶、糖、食用盐和酱油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开火煮至茶味和卤味融合,之后再加入鸡蛋,调至中小火,慢煮15分钟,关火盖上盖子,即得。
· 用法:随餐食用
· 功效:鸡蛋性平,具有补气虚、安神、养心的作用。立夏有吃蛋的习俗,立夏蛋具有防暑的作用,还能补充体力。
· 注意:不宜过量食用,由于鸡蛋当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人群,应尽量避免过多摄入,以免加重机体不适症状,不利于控制病情。
绿豆莲子百合粥
· 材料:绿豆100克、小米50克、薏米20克、莲子20克、百合干50克。
· 做法:薏米洗净后倒入炒锅,用中小火炒至表面微焦,盛出晾凉;绿豆、莲子、百合干洗净,浸泡半小时后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10分钟,倒入淘洗干净的小米再次煮开,转中火煮制半小时,煮制过程中要适当搅动几下,以免糊锅;待绿豆煮到开花,米汤浓稠时即可关火。
· 用法:佐餐食用
· 功效:立夏时节宜喝粥,最合适的非绿豆粥莫属。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是夏天消暑除烦的食材之一,清淡有营养的绿豆粥既能清凉解暑,又可滋养身心。
· 注意:寒凉体质及体质虚弱者忌食绿豆,空腹时忌食绿豆。绿豆性寒,不可过量食用。
立夏五色饭
· 材料:蚕豆、豌豆各一小碗,大米200克,胡萝卜半根,香菇3朵,咸肉1小块,鲜笋1小段,生抽适量。
· 做法:把蚕豆和豌豆粒洗净待用,胡萝卜、香菇、咸肉、鲜笋等食材洗净后切成丁待用;大米浸泡3小时待用;锅里倒入适量食用油,把胡萝卜丁、香菇丁、咸肉丁、鲜笋丁、蚕豆和豌豆粒下锅翻炒2分钟,并淋入适量生抽炒匀;将大米下锅,加入开水适量,补足水分,加盖煮熟即可。
· 用法:随餐食用
· 功效:俗话说:“立夏不吃立夏饭,两只脚杠软咣咣”,立夏饭里包含瘦肉、豆类和蔬菜,都富含丰富的动植物蛋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补充体力。民间更有儿童吃后,可预防中暑的说法。
山药枣豆糕
· 食材:山药50克、扁豆2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米粉150克、白糖适量。
· 做法: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米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成。
· 用法:随餐食用
· 功效:健脾益气
薄荷柠檬茶
· 食材:薄荷2克、柠檬1~2片、绿茶5克、冰糖5克或木糖醇适量。
· 做法:将薄荷洗净,同绿茶,冰糖或木糖醇放入杯中,加入沸水浸泡,并加盖闷泡,至水温稍温后,放入柠檬片。
· 功效:散热解毒、清利头目。
· 注意:薄荷辛凉疏散风热,素体虚弱多汗者不宜服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