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北京时间5月5日13时57分将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天扫尾,夏日登场。
5月4日,立夏将至,西湖已是初夏风情。橙友里尔摄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可以说是杭州人非常忙活的一个节气。
立夏饭你喜欢咸的还是甜的?
早在大半个月前,一种带着“立夏”味道的豆子就上市了,杭州人叫它“hán”豆,一种在立夏节气前后上市的本地豌豆。刚上市的“hán”豆,价格在10元一斤以上。
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价格回落,昨天一早记者在聚景弄的几家蔬菜店里看到不少市民都在买“hán”豆,价格从5到8元一斤不等,大家一边挑豆子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这个豆子烧糯米饭毛好!”看来,都在为立夏仪式感中的“立夏饭”早早采购食材。
说到“立夏饭”,在杭州有两个流派,一是咸口的立夏饭——豌豆笋丁咸肉饭,用的就是前面说的“hán”豆,以及有着笋界白富美之称的白哺鸡笋切丁,再加上咸肉丁和糯米同煮,这一碗沾着油光的糯米饭,豌豆糯、笋丁嫩、咸肉香,糅合了冬春夏三个季节的味道,含金量别提多高了。
南烛叶
另外一派是甜口的立夏饭——乌米饭。这两天的菜市场里,常常能看到做乌米饭的南烛叶和“hán”豆同框,立夏的氛围感达到了巅峰。新鲜的南烛叶买回去,洗净后榨出汁水,再往南烛叶汁里加上水,糯米放进去浸泡一夜,然后上锅蒸,原本看上去浅绿的糯米,蒸好后就会蓝到发黑发亮。喜欢吃甜的话,加一点白糖拌拌就很香很好吃。关于立夏乌米饭,老底子有种说法,立夏吃乌米饭,不会被乌蚊子叮咬。
橙友圈里也已经有不少人在准备这两种立夏饭了。
杭航万里行:明天立夏,杭州的传统要吃乌米饭。今天上山釆乌米叶(南烛叶),打碎,取汁,晚上糯米浸在乌米汁中,明天香喷喷的乌米饭就成啦……
橙友Linda:咸肉丁、豌豆、胡萝卜丁、香菇丁、春笋丁,炒一炒,加入到浸泡半小时的糯米中,按下电饭煲按钮开煮。开锅,好香呀!急不可待地盛一碗,边吹边吃,糯米软糯微咸,所有配料咀嚼起来给了很丰富的层次感,鲜美呀!
健脚笋、立夏狗、亮眼梅你吃过吗?
除了立夏饭,在浙江的很多地方还有立夏吃“健脚笋”的说法。所谓“健脚笋”,是一种细细长长的小野笋,这种笋手指头粗细,十几厘米长短。立夏前后的杭州菜场偶尔也能遇到卖这种野笋的。健脚笋的吃法也有讲究,有的地方,大人会叮嘱小孩:要一整根吃下去,不能在外面咬断,这样才能“健脚”。还有的地方,讲究每个人吃两根一样长短的健脚笋,腿脚一整年都不会酸。此外,在塘栖,要吃用米粉捏成的立夏狗,“吃了立夏狗,东西南北走”;在三门,要吃青梅,叫“亮眼梅”,说是立夏这天吃了青梅不近视……
橙友新莲:立夏前后是野笋最鲜嫩的时节,细细长长的小野笋炒,煮,晒干,都是一种鲜美的食材,在我老家,立夏吃了健脚笋,腿脚好健步如飞。
另外一派是甜口的立夏饭——乌米饭。这两天的菜市场里,常常能看到做乌米饭的南烛叶和“hán”豆同框,立夏的氛围感达到了巅峰。新鲜的南烛叶买回去,洗净后榨出汁水,再往南烛叶汁里加上水,糯米放进去浸泡一夜,然后上锅蒸,原本看上去浅绿的糯米,蒸好后就会蓝到发黑发亮。喜欢吃甜的话,加一点白糖拌拌就很香很好吃。关于立夏乌米饭,老底子有种说法,立夏吃乌米饭,不会被乌蚊子叮咬。
立夏的杭州,果蔬丰盛,是很好吃的时节。老底子杭州人更是给立夏要吃的食物编成了歌谣,钟毓龙著的《说杭州》中提到立夏节气杭州人必备的食物就有12样:“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海蛳苋菜酒酿糟。”
立夏称人、斗蛋你玩过吗?
讲完了好吃的立夏,再讲讲好玩的立夏。立夏这一天,很多地方有“立夏称人”的习俗。“称人”的过程也很讲究,旧时“称人”时,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吉利话,讨个好彩头。
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传说有多种版本,有一种说法是源于三国时代,刘备与孙权的妹妹联姻后,将儿子阿斗交由孙夫人照顾。孙夫人为了表明自己会尽心养育,想了一个办法:每年在立夏这一日给阿斗称体重报平安。这个做法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立夏日祈求平安的风俗。清人顾禄《清嘉录》中也有关于立夏称人风俗的记载,还提到要在立秋时再称一次,以考量身体是否受到了苦夏的影响。
立夏日的娱乐活动还有“斗蛋”。“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把熟鸡蛋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大家各自手持鸡蛋,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那个斗不破的被尊为“蛋王”。至于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孙蒨
编辑 肖旭
审核 潘俐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