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张叔的三轮车上,荔枝筐边围了好几个人。“去年这时候,妃子笑能卖二十多块,今年看着青果就不少。



”有大爷扒拉着塑料袋嘟囔。摊位电子秤滴答响,老板娘边称边笑:“早市批来的,比上月便宜两块呢。

”去年荔枝“天价”还让人记忆犹新,广东减产过半,白糖罂零售飙到四十多。



今年开春不一样,厚街荔枝出花率九成,南沙桂味来花率百分百,连新嫁接的冰荔都冒了蕾。

粤西粤东预计各产99万吨,珠三角14万吨,数据往墙上一拍,比去年翻了个跟头。“爆花归爆花,价能下来不?”果农老陈蹲在树下抽烟,盯着满树花穗直犯难。



批发市场传来消息,妃子笑七日均价10.04元,比上月跌了一成多,桂味14.

26元也在往下滑。可茂名的白糖罂刚上市还是卖到28元,中高端品种为啥降不动?收购商说:“好果永远有人抢。



”“十块三斤”的盼头在朋友圈传开了,广西灵山预计产50万吨,镇隆增产七成的消息跟着热乎。但去年冷链车翻山越岭,运费占了成本两成,今年油价涨了,包装费也跟着蹦跶。有电商直播举着荔枝喊“产地直发”,底下评论却在算:“减去平台抽成,果农能落几个钱?

”农业站老王扛着仪器进果园,说现在有“AI大脑”盯着墒情,无人机能数花量,亩产至少增两成。



可他又补一句:“三月红抢早卖高价,后面大批上市时,扎堆卖更容易压价。”去年囤货商赔惨了,今年都攥着钱观望,市场这根弦,绷得果农心里直打鼓。

“清明花,端午果”,老辈人这话今年应验了,可树上结的是果,兜里揣的是账。有人算着“荔枝自由”的日子,有人担心“大年伤农”重演,去年高价买不到,今年低价卖不出?这矛盾像荔枝核,卡在中间让人咽不下——产量涨了,利润去哪了?



我瞅着批发市场的价格单,妃子笑跌破10元的产区越来越多,可精品果依旧站在20元线上。“十块三斤”可能落在普通品种上,想吃桂味糯米糍,还得摸摸钱包厚度。荔枝甜不甜,还得看咱兜里钱够不够“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