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晚,游客王女士一行四人自驾到了湖北宣恩,由于行程仓促没有提前预订酒店,在县城多家酒店民宿都未能找到空房的情况下求助当地文旅,最终入住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家中。当晚,宣恩文旅系统职工以及市民共接纳30多名游客入住,次日,宣恩县还在该县民族体育馆内设置了100个应急床位,为游客提供应急住宿。

“留宿文旅局局长家”,算是各地文旅拼流量的一条新开赛道了。而在此之前,甘肃西宁曾倡议“党员干部邀请游客回家食宿”引发争议,后修改倡议内容为“在特殊困难情况下,积极发挥作用,为游客排忧解难”。可真住到了局长家里,宣恩可能还是第一例。也是这几天,重庆荣昌有保安大姐邀请没订到酒店的游客住到了自己家里,让当事人感到宾至如归。

每到假期,地方文旅接待能力多有不足,特殊情况中的特事特办,在充分尊重接待方意愿的情况下,留宿文旅局局长家,或者留宿其他社会职业人员家中,客观地说都是为游客“排忧解难”的一种做法。

对此,支持者有之,觉得这是城市温情、全民宠客的又一条例证,特别是有跟帖认为,文旅局局长主动邀约游客住到自己家里,总比一堆文旅局局长在社交平台“魔性尬舞”更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也不乏忧虑的声音,认为贸然接待陌生游客入住存在诸多隐患,卫生、安全可能都有问题,一旦产生纠纷更缺乏有效的预案,而且也让私人生活边界感顿失……

当然可能最令人不解的,是真有游客在不规划出行方案、不预订住宿的情况下就贸然“说走就走”,而且是在“小长假”这种可能处处都“人从众”的时间点,从新闻看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出行前做好最起码的规划预案,即便不订酒店也应该事前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文旅热度、预判一下落地订到房间的概率,以及自己能住到局长家里的可能性。

这么一条新闻花絮,最该收获教训的首先就是游客,尽管在情急状况下还能想到一条求助路径,并且顺利获得回应、解决问题,可以说算是对当地文旅的一种信任,但类似“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旅游高峰期还是要慎之又慎,最起码不应该被鼓励。

回到地方文旅这一边,小城宣恩有四名游客住到了文旅局局长家,有三十多个游客住进了文旅职工、普通市民家,对当地而言,无论如何都不能仅仅沉浸在暖心和感动之中。在事发当晚勉强化解了游客住宿危机后,宣恩次日既然就能在县城体育场馆开辟出100个床位作为应急接待点,那么对于本身明知并不充足的文旅接待,在假期游客到来之前,地方应急预案的不足因此也得以暴露。今年因为“卤鹅哥”引流而爆火的重庆荣昌,为应对游客暴涨的情势,推出多个公园开放外地游客露营,可容纳2000顶帐篷,并且连夜进行公共设施铺设、安装路灯、直饮水,安排安保夜巡、保洁入场维护环境卫生。

个案化应急,还是高效调动公共资源化解问题,都是处置文旅接待能力不足问题时的一种路径选择。文旅局局长带头、由系统内扩散求助信息,与地方主政官员力挺、调动多方资源协同,凸显出的,是“文旅接待不是文旅局一家的事”这个道理。毕竟,文旅局局长家的“接待能力”更是有限的。

更进一步说,文旅接待也不是假期一时的事,总靠临时性要求当地人让渡权利来解文旅接待的燃眉之急,或许一时吸引眼球,但年年如此终归无法让人次次感动。由文旅局牵头,协同地方各职能部门认真研判和提升当地接待能力,提前做好游客接待的各种硬件、软件准备,提升应急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是比各地文旅挖空心思尬舞引流更重要的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