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1926年8月21日生于江苏省滨海县陈涛乡(今郭集乡)七层村。
1943年10月,刘兆参加新四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新四军后,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兼盐阜军分区阜东县五汛区区大队战士,阜东县独立团警卫连副班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三营十一连班长等职。刘兆参加了巩固发展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两淮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兆随部挺进东北,到达东北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十一连副排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四师十二团三营九连排长、十一连副连长、九连连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五团三营七连连长、二营副营长,东北边防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警工营营长。刘兆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战斗。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中,当敌一队骑兵飞奔猛突解放军阵地时,刘兆从斜坡冲上去拽住敌骑兵队长的马尾巴,大喊“缴枪不杀”!敌人用卡宾枪一梭子弹打过来,他身上连中三弹。
新中国成立后,刘兆任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警工营营长,第一一五师三四五团一营营长、第三营营长、团参谋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第二次战役中,按照作战部署,第一一五师接防兄弟部队阵地,但到达上九洞以西地区时,未见交防部队,却发现美二十五师二十四团的先头部队已到达了上九洞以西地区,正向我预定防御地域推进。此时,该团前卫二营因行动迟缓尚未赶到预定防地。紧急关头,时任营长的刘兆奉命带领先到的第一营跑步前进,并于行进间下达战斗任务、作战斗动员,迅速抢占了上九洞东侧三个高地和上九洞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当日上午,美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整连整营的兵力向一营阵地发动进攻。一营全体指战员在没有工事、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与敌激战终日,打退敌数次猛攻,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有力地掩护了师主力的安全展开,迫使敌于上九洞以南地区转为防御。回国后,刘兆任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五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代团长、团长,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参谋长、副师长,守备区司令员,外长山要塞区副司令员。1983年5月,刘兆任旅大警备区参谋长。
革命战争年代,刘兆8次负伤,立大功5次,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
刘兆荣获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
2006年7月20日,刘兆在大连逝世,享年80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