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滚滚唱英雄,抗美援朝这一场战争,已经过去70多年了,英雄的灵与肉都化成了清风与明月,但我们仍旧深切缅怀他们!

因为这一场战争非常艰难,在国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志愿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也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力值水准,足以步入世界级水平。



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非常艰难,但最艰难、最核心的的不是国力差距问题,而是选择谁挂帅的问题,因为真正有实力担当志愿军司令员的帅才实在太少了。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认为毛主席考虑的志愿军主帅人选先后顺序是粟裕大将、林彪元帅、彭德怀元帅三人,最后因为粟裕身体不好,林总出兵意愿不足,所以选择了彭总。



其实,林总作为主帅人选,是有实际的历史证据支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明确记载:

毛主席问彭总:“你认为派谁去好?”

彭总觉得奇怪,因为他已经获取会议信息,说:“中央不是准备派林彪去了吗?”

毛主席介绍了林彪的相关情况,说:“这事还得你去。”



可见,从毛主席和彭总的对话,足以证明毛主席是考虑了林总,而且在会议上甚至说了要派林总去,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林总没去成。

至于粟裕,大家之所以认为他也是主帅人选,主要在于毛主席多次让粟裕来京开会,并打算让粟裕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因为东北边防军就是志愿军的前身,既然让粟裕担任这个位置,很大程度就是想让粟裕指挥抗美援朝。

其实,这个并不能算实际支撑证据。

是否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和是否后续担任志愿军主帅,没有绝对关联。粟裕没有做东北边防军司令后,毛主席让邓华替换粟裕,其后邓华也没有成为志愿军主帅,而是志愿军副司令。



让粟裕来京开会也是很正常的操作,抗美援朝两次决策会议:1950年10月2日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以及1950年10月4-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都是扩大类型,粟裕作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参与中央军委关于东北边防的筹备工作,他去参会很正常,不能说毛主席让粟裕来参会,就是要让他做主帅。



因此,其实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毛主席考虑粟裕为抗美援朝的主帅人选,但毛主席想让粟裕在前线参与军事筹划,应该是肯定的。

或许,如果在粟裕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赶赴朝鲜,毛主席随即派遣陈毅元帅过去,让陈毅主协调,粟裕主军事,再次发挥陈粟组合的强大威力,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是历史没有假设,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如果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