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菜园里犯愁,手里的黄瓜藤都快爬满架了,可结的瓜却稀稀拉拉。隔壁王婶家的黄瓜早挂满了枝头,青愣愣的瓜条在叶子间直晃眼,差别咋这么大?原来问题出在掐尖上,好多人种黄瓜不懂时机,要么早了伤苗,要么晚了跑藤,结瓜自然没指望。
黄瓜掐尖有俩关键节点,第一个藏在主蔓叶子里。当主蔓长出5-6片真叶时,就得狠下心掐掉顶端嫩芽,别舍不得。这时候掐尖,就像给黄瓜藤踩了脚刹车,不让它光往上疯长,逼着营养往侧枝跑。
侧枝多了,结瓜的地儿才多,要是由着主蔓蹿个儿,最后准成“光杆司令”,叶子长得再旺也白搭。第二个节点在侧蔓结瓜后,可别等瓜长大了再动手。侧蔓上刚冒出小黄瓜,就在瓜后面留1-2片叶,赶紧把尖掐掉,顺带打掉卷须。
卷须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偷偷跟瓜抢营养最厉害,不拔掉不行。要是放任侧蔓疯长,养分全被叶子抢走,小黄瓜准长不大,还容易掉,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不同品种的黄瓜,掐尖门道还不一样。大棚里常见的主蔓结瓜品种,就得“一刀切”侧枝,只留主蔓好好结瓜。
露地种的侧蔓结瓜品种相反,得早掐主蔓尖,不然主蔓光开雄花不结果,全做无用功。好多人种错了品种还按老办法掐尖,难怪结瓜少,这茬亏吃不得。掐尖时机也有讲究,别等藤子乱成一团才动手。
主蔓长到1.5米左右、开始开花时,正是掐尖的最佳时候,手要快。要是等藤蔓爬满架,甚至超过架头还不管,下部的瓜准保缺营养,不是长歪就是长慢,品质差得很。
这就跟人似的,该管教的时候不管,长大了再纠正可难了。现在好多新手菜农不懂这些,要么照搬别人的法子,要么凭感觉瞎掐。
有人看别人家掐尖就跟着掐,结果品种不一样,越掐越减产。还有人嫌麻烦,觉得掐尖费事儿,想着藤蔓多了总能结瓜,没想到光长叶不结果。种黄瓜可不能偷懒,该下的功夫少不了,不然收成上见真章。
我个人觉得,种黄瓜就像过日子,得懂规矩、看火候。
啥时候该掐尖,啥时候该留蔓,都是老把式传下来的经验,错不了。
可现在年轻人种菜,总爱凭书本知识瞎折腾,反而丢了老祖宗的好法子。黄瓜掐尖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是把俩黄金节点记牢。
今年春天,村东头老张头按老法子掐尖,黄瓜结得压弯了架,卖了个好价钱。村西头小李嫌麻烦,没及时掐尖,藤蔓倒是长得旺,可结的瓜稀稀拉拉,后悔得直拍大腿。
这一对比,就知道掐尖多重要了,老经验还是有道理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种菜也不能全靠老法子,还得结合品种和种植方式,灵活调整。黄瓜掐尖别偷懒,节点看准产量翻番。
要是你家黄瓜结得少,赶紧瞅瞅是不是掐尖时机错了,保准有用。
种菜这事儿,就得边种边琢磨,多跟老把式取经,准能有收成。至于不同品种具体咋区分,啥时候该留侧蔓啥时候该剪,这里面的门道,还得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