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带娃出去玩,我发现,孩子真不在乎去哪儿玩。他们不在乎是五星级酒店还是街边小公园,不在乎是网红景点还是无名小山。
可是,如果你常带他去这3个地方玩,孩子的快乐不但会翻几倍,还能滋养心神和身体,让大脑发育得更好,身高长得更快。
有花草树木的地方
孩子天生亲近自然。一片草地,几朵野花,几棵大树,就是最好的游乐场。
我儿子平时特别容易烦躁,但在公园里跑一跑,摸摸树叶,闻闻花香,情绪立刻变好。
别说他了,就连我自己看到新长的草,去林间走一遭,身心也会不自觉地感到放松。
后来才知道,土壤会偷偷散发令人愉悦的笑气,植物会默默分泌提神的芬多精。
孩子的大脑在高速发展当中,尤其是12岁之前,整天关在家里,小脑瓜得不到自然刺激,情绪和认知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别小看家门口的小公园,光脚踩草地、观察蚂蚁搬家、捡不同形状的叶子,看似不起眼的互动,比上早教课更能激活脑瓜子。
平时学习,我们都是透过语言来感受和思考的。
在玩的过程中,要是能有更多的语言交流,效果会更好。
像昨天我们在大树下野餐时,我会跟聊在花丛时飞来飞去忙着采蜜的蝴蝶,看到蚂蚁搬食时对他说“小小的蚂蚁驮着大大的食物”,有意识地磨练孩子的语文能力;无意中看到毛毛虫吃嫩叶时,叫他细心观察,让他回忆这跟《好饿的毛毛虫》里有啥不同。
有山的地方
自然环境变化多端,孩子的小脑袋必须要不断适应新情况,比如山路崎岖时脚放在哪里,下坡时该以什么样的速度行走,这些都要独立思考、行动,锻炼到他的大前额叶,让他学会冷静应对,控制冲动。自控力提高了,孩子回到课堂上,自然更能坐得住了。
爬山时看到的风景,听到的风声水声鸣叫虫吟,也能深度撩拨神经元,促使大脑建立更多连接。而且在这过程里,孩子要不断调整身体平衡,手脚并用,这种大运动能刺激小脑发育,提高协调能力。
白天足量的身体活动,能帮娃燃烧能量、释放情绪。我家小子每次爬完山回家,胃口特别好,晚上睡得也香。后来才晓得,这项全身运动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而充足的睡眠又是长高的关键。
反差大的地方
大脑喜欢新鲜刺激,尤其是“反差大”的环境,例如从安静的图书馆切换到热闹的集市,从城市高楼走进乡村田野。
研究发现,当孩子经历不同场景的切换时,可以提高海马体的活力,刺激乙酰胆碱的分泌。前者是大脑负责记忆的场所,后者是对灵感、创新至关重要,它们都能让大脑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
说白了,见多识广的孩子,脑子灵活,勇于尝试。
为要想孩子的智力更上一层楼,一定去一些反差大的地方,获得多样化的体验。比如:
带娃回老家住上几天,让他看看鸡鸭牛羊,摸摸泥土,闻闻稻草的味道。这种和城市完全不同的体验,会点燃他的感官,焕发大脑的活力。
带他去博物馆,再拐去菜市场,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会让大脑获得新的刺激。
上馆子时,不要总是吃回熟悉的东西,选择新饭店,尝试新菜品……,等等。
大自然是最贵的早教班,不要钱却最值钱。最好的成长,就藏在简单的快乐里。假期让娃撒开了玩,孩子聪明脑力好,个头蹿得快。信我,准没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