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是一代明君,然而一代明君也有杀伐凶狠的时候,这一点尤其从他对待明朝崇祯皇帝的三儿子朱慈焕可以看出。



康熙时期,明朝早已气数完尽,然而清朝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打下的江山,防止明朝残存余党死灰复燃,就对明朝宗室赶尽杀绝。在多年的被追捕和流亡后,崇祯皇帝倒有一个儿子逃过了重重劫难,还活到了康熙年间,不可谓不幸运,这位皇子是崇祯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又被称为“朱三太子”。



然而这位幸运儿终归是不幸的。当年清朝入关,明朝灭亡,明朝皇室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几乎死绝,只有朱三太子侥幸逃脱,开始长达六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后来朱慈焕改名王士元,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后来乞讨到一户胡姓乡绅家中,胡乡绅原是明朝官员,朱三太子向他透漏自己的身份,胡乡绅忠于明朝,怜悯朱三太子,并把女儿嫁给他,娶妻生子之后朱慈焕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奔波,以教书养家糊口。



后来,朱慈焕又化名何诚躲避到镇海县。房东张月怀借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秘密开展反清活动,朱慈焕因此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间,朱慈焕先后逃往湖州长兴县和山东汶上县避难。

结果在第二年就在汶上县被清廷抓获,抓获之后,清廷开始严审,几个已经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监辨认后一致宣城:“不认识”。结果清廷判定朱慈焕为“假冒”,但朱慈焕还是难逃厄运,被凌迟处死,几个儿子也全部被斩。



虽然清庭统治中国数十年里,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但作为一种号召,“朱三太子”的名号对清政府确实构成了威胁,所以朱慈焕含冤背上了“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何况明朝残余势力只是虚有光复大明之心,没有光复大明之力。

但是,清朝统治者仍然数十年来从未停止过搜捕明朝宗室,最终白发苍苍的朱三太子和家人连夜被押往刑场,眼看妻子儿女被逐一斩首后,他被刽子手一刀一刀地凌迟而死,终年76岁。



朱慈焕死了,“朱三太子”案想必应该尘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起义,仍然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见在清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三太子”已经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长期奋战在反清复明第一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