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1957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内蒙古兴安盟索伦,蒙古族,曾用名朝革,中国当代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敏感者》《庄严的人物》《窗前人物》 《沉默的朋友》《两个人》《阳光下的克鲁伦》《西部》等。
朝戈的作品颇具历史感,主观化的色彩以及抽象意味的线条相互融合,传达出画家对自然和时代环境的敏锐感受。无论风景还是人物,他所描绘的对象持重、内敛而沉静,色彩表现精微,使观者在画面中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永恒和心灵的静谧。
朝戈的作品带有明显的知识分子情节,大漠、草原、云这些因素一直贯穿于朝戈的作品中,这种大风景更是一种超越存在的心理诉求,朝戈作品在深层上讲是对人的存在感的寻根溯源,这种诉求使的他的艺术有着不可动摇的立场,作品所透漏的焦虑、紧张或稳定的,永恒的结构即是这时代的表征又凸显了艺术这一语言的最终关怀。
朝戈的风景画皆为大山大水,气势磅礴,画面沉稳寂静而又不乏诗意,显示出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深度。
人物经历
1957年1月,朝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
1976年,在内蒙古草原下乡。
1978年—198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1986年,在加拿大参加“中国艺术节”。
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另创作作品《蒙古女像》《极端者》等。
198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工作室,并创作作品《大气》《极》等,另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人体艺术大展”。
1989年,在美国参加“现代中国绘画展”,另创作作品《宽阔的风景》《红光》等。
1990年,创作作品《敏感者》《年青的面孔》等。
1993年,先后在莫斯科、彼得堡举办画展,并进行艺术考察。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物馆举办“朝戈与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展”。
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
1997年,在意大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另参加“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并任该展评委会评委。
1998年,在北京参加“二十年启示录”贰拾年重要画家展,另参加“内蒙古史学研讨”,并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察。
1999年,参加“巴黎伊西国际双年展”,并在法国、意大利进行考察。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
2000年10月—2001年7月,获得西班牙国家奖学金,赴马德里原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并对欧洲各国进行艺术考察。
2003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和“北京国际双年展”。另对希腊南部波罗奔尼撒半岛进行艺术考察。
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精神的维度“朝戈丁方画展”。
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和“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2006年,在意大利罗马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举办“经典的重生—中国著名艺术家朝戈绘画作品展”。
2007年,获得吴作人艺术奖。
2011年3月,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举办“瞬间与永恒:朝戈艺术三十年”朝戈绘画艺术展。
来源:油画世界 (ID:ArtYouhua),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及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为学习分享与学术研究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