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独有的退休生活补贴,在经过多年的优化和改良之后,发放形式和类别虽然有了少许变化,但总体来说还是让企退人员羡慕嫉妒恨。
处级以上退休人员,除了养老金之外,每月还能获得相当于基本工资75%的生活补贴。那生活补贴的发放标准,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
1、哪些人能领到补贴
- 体制内退休的的公职人员:公务员、事业编制在编人员,在退休前已满足养老保险缴纳最低年限。
- 边远地区工作或高危行业从业者:参与援疆、援藏、支边等国家专项计划者,退休后额外享受5%-15%的补贴加成。
- 中级以上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中级职称每月多领800-1500元。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中级职称每月多领800-1500元。
-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者:获得全国劳模或者五一奖章职工,以及国家级别奖项获得者,都能享受特殊生活津贴。
2、生活补贴能领多少
基础工龄计算:工龄满15年可以享受基础补贴,标准为基本工资的50%,之后工龄增加1年,标准增加1.5%-2%。
职级补贴:科级干部补贴系数增加5%-8%,处级10%-15%,厅级20%以上
职称补贴:中级职称增加5%,副高级职称10%-12%,正高级职称15%-18%
叠加规则:如果既有职级又有职称的人员,按最高值计算,补贴系数不叠加。
例如:某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教授(正高级职称+副厅级待遇),补贴系数按副厅级20%计算,高于正高级职称的15%,最终取职级标准。
3、补贴差异化原因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主要由当地财政负责支出。目前虽然全国养老金计入统筹,但各地区的生活补贴发放,还是以当地财政为主。
同等职称、级别退休人员,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同,也会造成生活补贴的差异化。即使是同样的补贴系数,但基本工资的高低,才是决定生活补贴的重点。
全国统筹的标准,在物价上浮的基础上,保障生活补贴的下限。地方财政会根据本省情况,进行额外调整,保障了制度统一,又不失地方特殊性。
4、生活补贴怎么领
整体流程:单位初审→主管局复审→财政局终审→审核通过发放
第一步:退休前6个月进行预审
领取《待遇预审表》。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编制证明、职称/职级认定文件、特殊经历证明等相关文件以及复印件。
第二步:退休当月正式申报
前往单位离退休管理科或属地人社局养老处,进行待遇测算,系统会生成基础补贴金额,再叠加计算职称或职级补贴系数,以及特殊补贴。
第三步:财政局15个工作日审核
如果材料完整,补贴部分计算无误,那么财政局会在15个工作日内,对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进行审核。
第四步:生活补贴发放细节
审核通过后,生活补贴会按月发放到社保卡内,并且生活补贴跟养老金一样,都是每隔12个月进行资格认证。